中国青年网郑州4月28日电“听说食品厂今天招工,您给厂子的人说一声,一定给我报个名。”近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驻村第一书记钱亚军接到杨楼村村民的电话,这次向他寻求帮助的是村民许春明,因在外打零工,得知扶贫产业项目——食品加工厂正式招工,担心回来太晚耽搁了报名。
杨楼村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陈庄镇东北部,全村共124户村民。2015年,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对精准识别的45户贫困户进行一对一帮扶。2018年底,杨楼村通过濮阳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核查验收,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驻村工作队向杨楼村捐赠防疫物资。资料图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杨楼村的脱贫攻坚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春节后需要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因为疫情只能呆在家里,扶贫产业项目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贫困户的收入出现减少,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依然艰巨。”钱亚军说。
为着力“防险、防返、防转”,提升脱贫质量,确保脱贫工作“经得起看,经得起算,经得起访”,驻村工作队联合村两委干部,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和村民,坚持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两条“战线”齐抓共管,全力以赴把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降到最低。
“防止返贫,关键要把握好‘稳定脱贫关’。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年,越到最后越是不能有丝毫放松。”在钱亚军看来,疫情期间的脱贫攻坚责任更为重大。
为解决贫困户稳定务工的难题,驻村工作队一直在寻找适合当地村民的产业项目。早在2017年,驻村工作队就多方筹措资金,为村里建起了约200平方米的食品加工厂房和食品储存冷库。2020年,经过市场调研和多次协调沟通,范县一家食品加工厂和杨楼村达成了合作意向。为尽快推进食品厂的开工建设,驻村工作队在郑州航空管理学院的全力支持下,紧急筹集资金,将原有的食品储存冷库按照企业要求改造为速冻冷库。
“虽然是疫情期间,冷库还是在最短时间内改造完成,项目进度一点不受影响。”朱学庆是这家食品厂的老板,他觉得自己和驻村工作队员、村支书聊得很投缘。
“厂里准备把另外两个食品加工项目和食品包装生产线也安置在杨楼村,直接让大车把包装后的成品外运,上架各大超市,让杨楼成为我们食品厂的重要生产基地。”朱学庆说:“企业招工,我们首当其冲考虑杨楼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只要能胜任工作,年龄可以放宽到60岁。”
驻村工作队向杨楼村学校捐赠防疫物资。资料图
4月14日,这家落户杨楼村的食品厂正式对外宣布招工。食品厂的落户让劳动能力偏弱或因家庭原因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可以足不出户,在家门口找到就业岗位,帮助实现稳定增收。
尽快让有劳动能力和外出务工意愿的脱贫户返回务工所在地,也是驻村队员挂心的事情。除帮助返工赴岗的贫困户开具健康证明,有序输送务工人员外,队员们还主动了解用工市场,每日关注复工复产政策信息,根据贫困群众意愿,重点推介就业岗位,持续提供劳务输出和岗位对接服务,帮助实现稳定就业。
“他们在,心里就踏实;他们哪天不来,总觉得缺点啥。”陈庄镇镇长李鹏宇、杨楼村村支书时建奎和村里其他村民一样,早已不再把驻村工作队员当成村里的外来户,“现在说起驻村工作队员,那就是亲人;说起郑州航院,那就是杨楼村的亲戚,心里暖着呢。”(张香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