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匠精神传承木文化:四川高校开展木作比赛

2019-11-25 16:26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成都11月25日电(记者 胡梦飞 通讯员 蓝馨悦 郑惠予) 木作是木文化的一个分支。11月24日,为传承和发扬木文化,在加深同学们对手工木作理解的同时培养他们对木作的爱好,四川农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联合林学院团委学生会举办了“一木一物,匠人匠心”木作大赛。本次活动以木作的形式传扬木文化,让大学生在与木材亲密接触的过程中感受匠人精神和木作智慧。

  本次比赛的主题限定为相对精致小巧的吊坠,因此对细节的要求也格外得高。选手先在白纸上用铅笔勾勒出吊坠的轮廓,而后再将纸贴在木料上进行进一步的切割与打磨。一人一木,一木一物,匠人匠心,融洽无间。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蓝馨悦 摄

在木材上画完底稿后便是要对其进行整体的粗切割,如果在一开始就使用锉刀等精细工具,不仅劳神费时,还极易消耗体力。于是同学们选择将木材固定在台虎钳上,用小钢锯仔细地对木材进行初步切割。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蓝馨悦 摄

完成了粗加工,紧接着便需要根据需求用各种不同形状的刻刀对木料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左手以强劲的力道握住木材,右手根据所雕刻部位的精细程度以及作品曲线,控制好手上的力道。一下、两下,切割着的是木料,传承着的是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蓝馨悦 摄

当下,从事传统木业的木匠师傅们已渐渐失去传业对象,许多代代相传的行业技能,由于被机械代替,逐渐被丢弃和遗忘。在本次活动中,当学生们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老师便上前进行耐心指导,所谓匠人,是种精神的传承,一对一手把手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蓝馨悦 摄

在经历用小钢锯将作品的大体轮廓描绘出来、用刻刀将木料的细部进行进一步切割与雕刻后,吊坠的雏形已经隐约可见,这时再用锉刀和砂纸对其进行更为细致入微的刻画,一个精美的成品也即将大功告成。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蓝馨悦 摄

这件作品 “魔丸”的灵感来源于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主角哪吒额头上的印记。创作者以棕红的木块为原料,切割出中部镂空螺旋的“勾玉”形状,再用砂纸耐心打磨出光滑的表面。从早到晚,耐心专注地制作表达了他对哪吒“不认命”的反抗精神的赞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惠予 摄

这件作品名为“性格多面体”。创作者技艺娴熟、设计精妙。他给作品的每一个面都设计了不同的形状、大小和纹理,象征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而正是因为每个人的独一无二,才使得世界如此多姿多彩。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惠予 摄

作品“树”由木料制成,木料又取自树身上,环环相扣,返璞归真。树木树人,至美至真,木科专业与树木息息相关,木制的树形吊坠也表达出了创作者对自然母亲给予人类自然资源的感恩。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惠予 摄

糖果、猫咪、星星都是少女喜欢的可爱图案。当木块被打磨雕刻成这些形状时,便是两种风格的碰撞。沉稳的木块融合轻巧的图案,握在手中是圆润而又有重量的质感,像是虽已逝去却还遗留在心中的美好回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惠予 摄

“一座小山,沉重亦非凡”,令人心驰神往的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创作者的灵感之源。作者选用长宽比较小的木材,依次刻画出小山的三个顶点,一天的辛勤制作换得胸前的小山吊坠,此举亦是非凡。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惠予 摄

来自四川省乐山市的创作者以自己家乡的著名景点乐山大佛为原型,制作了小型的乐山大佛吊坠。虽然小小的木块很难将乐山大佛完整地呈现,但在充分的思考和设计之后,创作者将大佛神韵凝于寥寥几笔,雕刻出一派庄严宝相,尽展大佛风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惠予 摄

具有叶片纹理的扇形作品是“银杏树叶”,象征对银杏有着别样情怀的四川农业大学。红木制成的“光荣星星”象征着革命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创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志成为有担当的时代青年。两个作品真切地表达了爱校爱党的动人情怀。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惠予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