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改革开放时代长大|消费观

2018-10-01 17:24 来源:中国青年网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消费质量明显改善——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四》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实际增长22.8倍,年均实际增长8.5%。 

  22.8倍、8.5%……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 

  它们意味着,凭票供应永远地成为了历史。当“60后”的爸爸给“90后”的孩子讲述那个年代的账单故事,粮票、布票等各种票据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在物资紧缺的年代,一些商品想买都买不到,而如今,敲敲键盘浏览商品目录,不少人会因选择太多而患上“选择恐惧症”。票据进了纪念馆,商品的极大丰富,成了时代进步的鲜明注脚。 

  粮票。资料图 

  它们意味着,耐用消费品在逐渐升级换代。改革开放初期,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是部分居民家庭婚嫁必备的“三大件”。当时,电视机还属稀缺消费品。而仅仅过了十多年时间,20世纪80到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家庭耐用消费品开始向电气化迈进,家庭青睐的“三大件”变成了冰箱、洗衣机、彩色电视机。如今电器已经成了家庭中司空见惯的物件。进入高科技迅速发展的21世纪,家庭消费向现代化、科技化迈进,移动电话、计算机、汽车走入寻常百姓家。一个家庭中摆设的变化、耐用消费品的变迁,折射着时代进步的铿锵步伐。 

  曾经的“三大件”。资料图 

  它们还意味着,消费品位日益提升和消费目的日趋多元。改革开放初期,居民文化娱乐生活较为单调,相应支出较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民休闲时间的增多,城乡居民对教育、文化、娱乐等发展性消费的投入不断加大。1979-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年均增长13.1%,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比为11.6%,比1978年提高了4.2个百分点。今天,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家门,走向健身房、博物馆,出国旅游也成了寻常百姓可以选择的消费方式。 

  在改革开放时代长大,生活中这些可触摸可感知的点滴变化,总让人充满获得感,总让人心怀感激。每一点进步背后,都是无数劳动者的奋斗。每一点变化背后,都是无数奉献者的付出。今天,我们自信而笃定,为新时代喝彩,为每一个奋斗中的你喝彩!(撰稿:悦小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