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嘉潞
刚刚播完的大型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剧中的多位主角都成了人气爆棚的“网红”,相关热议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迄今余音不绝,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它说到了人民群众的心坎上,道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呼应了人民群众最真切的期盼。
一段时期以来,人民群众对社会上的腐败现象无比痛恨,对党风、世风和社会风气日渐不堪的担忧,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十八大之后,荧屏上陆续出现了一些反腐题材的作品,也不同程度地对党内及社会上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揭示和抨击,但揭露得不深、不透,都是一些表象上的东西,没挖出容易导致腐败的根源,没从体制上、制度上的欠缺去深刻反思,还不够解渴。而《人民的名义》正是抓准了、也逼近了这个主题,即无论哪个党、无论什么社会之所以会产生腐败,就是因为不受约束、不受监督的权力像野马一样肆无忌惮,不可收拾。
剧情全方位地铺陈了前些年党内及社会上的各种腐败现象,诸如官商勾结、警匪勾结、银企勾结、司法腐败、官官相护、拉帮结派、小官大腐等一系列罪恶,对那些干部懒政、不作为的现象也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鞭挞。该剧用高超的艺术手法生动地塑造出腐败链条上的众生相,如省政法委书记高育良、省公安厅长祈同伟、京州市副市长丁义珍、市检察长肖钢玉、省油气集团董事长刘新建、奸商赵瑞龙和杜伯仲、山水集团董事长高小琴、城市银行副行长欧阳菁、坏透顶的警察程度等,尤其是还有一位隐藏幕后的原省委书记、爬到副国级高位的赵立春(赵瑞龙之父),这些被成功塑造的角色联手编织成一张侵犯人民利益的腐败大网,形象地向观众展示出反腐败形势的严峻性和反腐败任务的艰巨性、紧迫性。
然而应该肯定的是,虽然我们党内出现了那么一批腐败分子,败坏党的声誉和形象,不同程度地破坏和影响我们的事业,但真正的共产党人还是如同中流砥柱般地存在于我们的政治生活中。电视剧也成功塑造出这些胸怀理想、初心不改、殚精竭虑、秉公为民的共产党人形象,像剧中的原省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陈岩石、新任省委书记沙瑞金、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北京下派的省反贪局局长侯亮平、刚正不阿的吕州市市长(后任京州市委纪检书记)易学习、京州市公安局长赵东来,还有即将退休的省检察长纪昌明、坚持原则的省纪委书记田国富、原省反贪局长陈海等。正是这么一大批优秀的共产党员,始终没忘党的宗旨,心中装着人民,以坚定的党性顶住压力,排除万难,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铲除了隐藏在党内和社会上的蠹虫和败类,还老百姓以公道,还给人民一方干净、和谐、平安的土地。
剧中新任省委书记沙瑞金跟市委书记李达康的一段对话发人深省,他首先肯定李大康的改革魄力和实干精神,但同时对李大康平日里的盲目自信和霸气作风提出批评,他说:“你的主见可能是对的,也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听不得不同意见就很危险,权力不受监督,就容易失控。”这话听起来简单,其实是振聋发聩的。权力必须接受监督,关在制度的笼子里,这是这部电视剧的点题之句和点睛之笔,也是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精神所在。
《人民的名义》告诉我们,我们党的各级干部,手中都掌握着大大小小的权力,但一定要切记,这个权力不是你用来谋取私利的工具,而是党和人民托付给你的信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正如剧中京州大风厂工人们不屈不挠的维权抗争引发了“一一六”事件,从而使围绕大风厂及其它案件线索一一浮出水面,最终导致那张看似牢不可破的贪腐网被撕破捣碎,一连串曾经不可一世的大贪小贪相继落入法网。《人民的名义》告诉我们,“人民”不仅仅是一个挂在口头的“名义”,而是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运行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切权力都来自人民,忘记了这一点就会犯下大错,记住了这一点才会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