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香港彩虹邨一户居民的坚守与期望

2019-09-21 13:49 来源:新华网

这是9月17日拍摄的香港彩虹邨公屋楼房外景。新华社记者 罗欢欢 摄

  新华社香港9月20日电题:香港彩虹邨一户居民的坚守与期望

  新华社记者苏万明 方栋

  彩虹邨,香港知名公屋小区——当地政府为低收入市民修筑的“廉租房”小区,一度是“网红打卡地”。57年的历史,外墙被涂成彩虹色的楼房,让许多游客喜欢站在小区停车场顶部的平台上,以“彩虹楼”为背景,留下到此一游的印记。

  如今,一如“彩虹楼”外墙颜色随着年久逐渐变淡褪色,这里的部分居民生活也陷入种种困境,然而他们依然怀揣梦想,期待“彩虹”色的未来。

  走进其中一座楼,五六十米的走廊居中贯穿,两边分布着40来间房子,灰蓝色铁门紧闭。40多岁的香港市民王女士就住在其中一间公屋内。打开屋门,一架电风扇正使劲摇头吹着风,稍稍减少了屋里的热气。

  长三四米、宽七八米的长方形房间,高约三米,没有“室”也没有厅。屋子中间从屋门到屋尾,有一米多宽的空间,杂乱堆满了小方桌等物件。右边墙壁紧靠着一组柜子,直排到屋尾。左墙的前半部安着两张床,头尾相接,都是上下铺,直顶到屋顶。床头抽屉把手上加装了一块铁片,以便踩着上下床。一米多长、不到一米宽的厕所紧挨着床尾,没有窗。再往屋尾,是约两平方米的厨房,纸箱等杂物堆在里面,两个人很难下脚。

  狭窄的空间里现在住着4口人,王女士夫妇、18岁正在读高三的女儿和6岁的儿子。王女士说,她婆婆1962年起就入住这间公屋,后来传给了他们夫妇。这么多年来,倒不是他们不想换新的公屋,而是没有轮到更合适的。

  王女士曾经排队等了3年左右,2007年前后等到了一个公屋,在秀茂坪邨。不过那个公屋面积和现住的差不多,而且地段太偏远、交通成本太高,不利于丈夫外出打散工,也不利于老人活动和子女教育,而彩虹邨外就有地铁和公交车,思来想去他们还是选择留在彩虹邨。

  进门位置,有一个小秋千和两个云梯,从房顶垂到地面。“这是平时儿子做感统训练用的,锻炼前庭功能,每天练两个小时,不是玩具。”王女士说,小区里没有类似的训练器械,她只能自己在家安装。

家住香港彩虹邨公屋的王女士站在狭小的房间内(9月17日摄)。 新华社记者 罗欢欢 摄

  王女士说,儿子2岁的时候,只能说单个的词,而且词汇量很少,也不能正常走路。她和丈夫感觉不对,带着儿子去评估,结果显示儿子是自闭症、感统失调、有限智能等症状叠加,属于SEN(特殊教育需要)伤残人士。

  王女士目前家庭月收入2万元(港币,下同)左右:丈夫是一名“地盘工”,平日里四处找活干,时干时停,月均收入不到两万元;政府伤残补贴1600元/月,不过明年9月就将到期,能否继续发放得由政府评估;此外,还有一笔社会关爱基金提供的2400元/月的照顾者津贴,不过当前仍处于试验期,明年不一定再有。

  “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话在哪里都适用。王女士家每个月雷打不动的一大块消费,是儿子的教育。听从医生的建议,儿子3岁以来,必须接受特殊教育课程,如言语、感统训练、社交、绘画、游泳等,每个月至少花1万元。

  “政府也有分级的特殊教育学校,但资源不够,一些课程时断时续、‘有头无尾’,必须自己报私教课。”她说,有的私教课一堂课45分钟花费就达900元,不过在当地已算便宜。

  对从小学习优秀的女儿,王女士也有隐隐的担心。近年来,她成绩慢慢落后,性格也变得很固执孤僻,基本没有朋友。回到家就蜷进上铺,躲进帘子后面玩手机。“18岁大姑娘了,家里连个私密的地方也没有,实在也苦了她了!”

  尽管生活面临重重压力,王女士和丈夫一直努力为孩子创造温馨的家庭氛围。他们一直坚持家庭日活动,会在周末一家四口齐齐整整外出郊游,有时还会准备一些食材去海边烧烤……

  令人欣慰的是,付出终有回报:在最近的一次评估中,儿子的综合能力有所提升;女儿也开始选修浸会大学的视觉艺术和社会心理学两项课程,还结识了3个朋友,一点点开朗起来。

  “希望儿子能健康成长,女儿将来能顺利找份工作好好生活……”她说,她也很希望政府能加大投入,购买更多特殊教育方面的社会服务,为小区修建更多适合特殊人群的娱乐和锻炼设施。

  据香港工会联合会社区干事苏嘉乐介绍,彩虹邨有7000多住户、1.6万余人,三成左右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王女士家相似,期待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扶持。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1 1 1
  • 1 1 1 1 1
  •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