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将推动绿色金融进入全面发展新阶段

2018-03-13 13:56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蓝虹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3月11日下午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生态文明的内容纳入其中。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将推动绿色金融的全面发展。

  所谓绿色金融,就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金融体系,它和传统金融是有显著区别的。首先,从宏观上来说,绿色金融要求金融系统在实现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功能时,必须将资源环境的高度稀缺性纳入其中,也就是说,绿色金融,不仅要为生态文明建设积极优化投资,同时,还要运用金融发现价格以及时间和空间资源配置的优势,实现中国已经极度稀缺的生态环保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传统金融,在其实现资源配置和运作时,在其理论体系以及机制体制中,还没有将生态环境资源的稀缺性纳入其整体资源配置功能中。第二,从微观上来说,绿色金融是要实现对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生态环境产品进行融资,这与传统金融是非常不同的一种金融形态。传统金融与财政的职能是泾渭分明的,传统金融更多情况下是为私人物品提供融资,认为为公共物品提供融资是财政的职能。但绿色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形态,就是要为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生态文明产品提供金融支撑。

  目前还有很多金融人士仍然在困惑中,认为金融怎么可能给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生态文明产品提供融资服务呢?金融是需要盈利的,公共物品收益的强烈外部性特征会让投资者无法回收其收益,如果要求金融为这样具有强烈外部性特征的公共物品提供投融资服务,必然让金融陷入风险之中。这是仍然用传统金融的眼光来看绿色金融。绿色金融对于金融者来说,绝不仅仅是一种情怀,更是体制机制金融技术的全面创新。看看碳金融,所有金融工作者都承认碳金融是目前金融系统可以操作的金融领域,而且还成为风口。但碳金融运作,提供的仍然是公共物品,其扶持的实体经济,服务的对象是全球的温室气体控制和减排。例如,巴西热带雨林,可以大量吸纳全球的二氧化碳,属于全球性公共物品,但维护和维持热带雨林的成本却是由巴西承担。中国三江平原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肺,具有极强的吸纳和沉淀固化全球二氧化碳的功能,属于全球性公共物品,但保护和维护的成本是由中国承担。没有任何全球财政可以为这种具有强烈全球外部性特征的公共物品提供投融资,最后是碳金融,通过各种碳金融产品的交易,对热带雨林和大型湿地这些重要的全球生态产品的供给提供资金支持。所以,绿色金融对生态产品的支撑和供给,不仅是必须的,甚至是财政无法替代的。

  生态文明写入宪法,说明了国家和人民对绿色发展美丽中国和谐社会的强烈需求,整个国家急需大力供给生态文明产品,才能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求,这就需要全面发展绿色金融。生态文明写入宪法,意味着各领域工作全面的绿色化,例如去年两会期间通过的《民法总则》,就是通过“民法典的绿色化”,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绿色金融,作为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金融制度和技术体系,本身就包含着机遇管理和风险管理两方面内容。生态文明写入宪法,预示着我国未来将进入以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产业发展为趋势的绿色发展路径,必然进一步产生对生态产品供给范围更广强度更大的需求,并会出台和完善相应的各种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法律制度,以构建绿色生态产品市场。金融机构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正是抓住新时期绿色发展良好时机,获得自身业务提升的好机会。另外,绿色金融是在生态环境机遇管理的同时,强调开发风险管理工具,因此,全面发展绿色金融还有利于金融风险的管理和防控。

  目前,金融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金融资金与实体经济相衔接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绿色金融技术最主要就是通过绿色金融技术设计,将原来与金融资源衔接有困难的绿色项目,通过绿色金融技术设计,促进与金融资金的衔接,从而可以加大金融资金与实体经济的对接,降低金融风险。

  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是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世界各国均把发展环保产业作为发展绿色经济的主要举措,近十年来,全球环保产业增速均高于GDP增速,环保产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普遍具有三大特征,第一,公益性特征,因为以前是财政供给,在转化为金融供给之后,需要通过绿色金融技术对其收益回报机制进行设计;第二,收益回报机制设计的复杂性,因为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涉及内容、领域和项目类型很多,如湖泊保护PPP项目涉及截污、污水处理、入湖河流综合整治、湿地建设、调蓄工程等。投资回报渠道的多样性导致对其投资回报机制设计的复杂性,需要培养更多的绿色金融专家对其进行深入设计;第三,技术性,不同技术工艺的选择将直接影响生态环境效益、建设成本、运行成本(如污水处理厂氧化沟、A2O、传统活性污泥、生物膜法),因此要求绿色金融技术专家既了解金融运作规律和特征,又了解这些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才能通过设计实现金融资金与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的对接。目前,中国的很多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还处于市场化的转型过程中,例如市政污水处理通过金融供给的大约为50%,还有大约50%仍然是由财政供给,工业污水处理,大约有10%是由金融供给,90%还是由财政供给。已经由金融供给的大量案例说明了金融在绿色公共物品的供给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而还有大量绿色市场没有被开发出来,说明绿色金融制度和技术都需要继续拓展和提升。只有全面发展绿色金融,才能满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产品大量供给的需求。

  因此,生态文明写入宪法,预示着绿色金融将会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作者:蓝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