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高校连续6年开设“周日课堂”,学生为学生上课

2021-01-11 11:11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1月11日电(记者 李华锡 通讯员 盛明露 韩菲旸)11个学期,106次数学课,212个小时……六年来,安庆师范大学大学生数学爱好者协会组织大二、大三的学生们走上讲台开展“周日课堂”活动,利用周末时间给学生们讲解数学定理、概念和习题,为前来听课的学生们答疑。

  

  “周日课堂”活动现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敏雪 赖红雨 摄

  “了解到不少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存在困难之后,校团委老师和大学生数学爱好者协会的学生理事们就开始商量解决,最终决定开办‘周日课堂’的活动。”该协会的指导老师马宗立介绍,希望能通过高年级学生亲自授课的模式,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激发更多学生参与课外数学课堂的积极性,让他们爱上数学。

  每一学年开班之前,协会负责人会根据报名学生的专业,将他们分成专业组和非专业组,再进行针对性教学。为了保证上课风格更多元,让学生们听课兴致更高,协会每周都会请不同的“老师”前来教学。“授课老师”会及时了解学生们的学习近况,掌握疑难点分布,准备合适的上课内容。

  除此之外,“周日课堂”还采取线下教学、线上共享学习资源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们学习。“线上的问题答疑是‘周日课堂’的补充延伸,同学们在课后复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在线上找到学长学姐们再进行探讨。”协会负责人许田说,“在疫情期间,协会也一直是采取线上讨论的方式,帮助大家相互学习和监督。”

  “周日课堂”的效果如何,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9(3)班的周家伟最有感触。周家伟并不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数理学院学生,转专业之前,他会在没有课的空闲时间去旁听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课程,还会参加每次“周日课堂”的学习。

  

  “周日课堂”活动现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敏雪 赖红雨 摄

  在周家伟看来,“周日课堂”是一个针对性突破训练的过程。“虽然转专业时考核的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是理工科的数学基础课,但仍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旁听的过程中,我总会有一些知识点不能完全掌握,这些我都能在‘周日课堂’里得到学长学姐们认真细心的指导。”转专业考核时,周家伟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周日课堂帮助我离自己热爱的专业更进了一步。”周家伟笑着说。

  听课的学生和授课的“老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角色,从学生转换为“老师”,同样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确定教学内容、梳理教学逻辑、预先演练教学……为了一次两个小时的教学,备课时间至少是三、四个小时。“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会去思考这些题目有没有其它解法。之前的学长学姐们是如何传达自己的思路的?哪一种方法会更容易被同学们接受?”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9(6)班的夏丽娜表示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不仅教会了学生,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锻炼。

  

  “周日课堂”活动现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敏雪 赖红雨 摄

  除了平时课堂上学生们的教学,在考试周和数学竞赛来临之前,协会也会联系专业课老师,邀请老师们来讲解学科难点、培训数学竞赛的学生,进行更深入、更专业的授课。“自从2014年我们开展‘周日课堂’活动以来,参加数学竞赛的人数一直在增加,经过他们的努力,在近五年的省级数学竞赛里,我们已经累计斩获了78个奖项!”马宗立说。

  “我们举办‘周日课堂’活动,就是为了给同学们提供一个集体学习的平台,让同学们以不一样的形式接触到数学,提高自己的专业学习能力。”许田表示,六年只是一个开始,协会会一直坚持下去、不断完善活动的制度,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爱好数学的同学们积极加入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