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杨旭,是来自乙班的维修电工。我负责在车间对电器设备进行点检,保障在线检测装置稳定运行……”在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卷包车间青年职工座谈会上,被评选的21名第三届“卷包好青年”逐一分享着自己的奋斗故事。
青年是企业发展的急先锋和主力军。一直以来,卷包车间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工作,以“搭台唱戏”的理念,倾力打造青年动力“引擎”,助力青年职工成长。
完善培训机制 “加”学习效率
“这样的培训方式,不失仪式感,又多了些亲和力。”青年员工宋阳在回忆当初入职的情景时说,车间领导像兄姊一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推心置腹地给他们讲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心里激荡起阵阵涟漪,对未来充满了向往。
近年来,车间班子把新员工见面会当作“开学第一课”,由党政负责人亲自授课,培训管理员组织相关班组长、技术员,按照新员工培训大纲等共同研究讨论培训内容。
同时,为提升青年员工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实效性,车间以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交流互动等培训形式,将简单的“单向传授”转变为“双向研讨”和“实景体验”。
“我们先后组织青年员工参加青工质量检验技术比武、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安全标准化班组建设等活动,通过赛场练兵,青年员工队伍综合能力得到显著增强,车间整体生产效能也获得大幅提升。”车间主任韩军霞说道。
创新帮带机制 “减”技能短板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为促使青年职工快速成才,卷包车间持续探索深化“1114”培训模式,并组建了一支以带班长、高级技师、专家为主体的“导师团”,利用业余时间一对一带领徒弟们学习业务。
“导师将根据实习锻炼台账,按季登记新员工学习培训、实践锻炼、业绩成果等信息,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车间甲班带班长栗永航说道。
通过“1114”培训模式,车间培养出了多名优秀的青年生产骨干:仅仅一个月就成为副挡车工的齐丹祥、熟练掌握多种机型操作技能的张光辉……这些闪耀在生产一线的年轻身影,逐步成长为车间生产工作的“主力军”。
丰富交流机制 让激励“乘”倍
“我们将近年入职的60余名青年员工全部纳入到司书强劳模创新工作室,并根据个人爱好和特长分配到相应的工作小组。”卷包车间党总支书记赵亮介绍道。
在创新工作室中,每个小组制定各自的活动方案,定期开展各种培训和成果交流。车间以半年作为一个培养评价周期,将结果运用到岗位晋升、后期培养等方面,引导青工们比学赶帮超。
聚焦青年成长需求,车间依托公司“小荷人才”工程进行深度选拔培养。通过理论实操双模块考核,按照考核总成绩,选拔出20%初露头角的新进员工,进行重点系统培养。
“‘小荷人才’工程的实施,一方面在薪酬待遇和发展前景上给青年员工指明了路径,另一方面提升了他们的业务知识和实操水平,各班组员工最近工作的积极性得到了明显提高。”乙班带班长白志刚看着干劲十足的青工们说道。
构建关怀机制 “除”负面情绪
“我连续两年获得技术比武第一名”、“在卷包车间的三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心态”、“卷包车间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让我们不断成长”......
5月,卷包车间党建室里涌动着昂扬的青春气息。近两年入职的青年员工们积极发言,三个小时的思想交流中,大家谈体会、展未来、畅所欲言,意犹未尽,迸发出青春力量。
近年来,卷包车间坚持定期开展“卷包好青年”等评选评比,自下而上地选拔树立一批青年员工标杆,为青工竞争成长注入正能量。同时,在每年的青年节、中秋节、元宵节等节日期间,通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引导青年员工团结合作,塑造良好心态,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加强青年思想引领,助力青年成长成才。卷包车间将继续深入学习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青工发展提供沃土,在打造行业生产制造高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中亮出青春最美底色。 (王晨 何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