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伟大建党精神 增强志气骨气底气

2021-11-22 20:36 来源:中国青年网

  “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年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一百周年重要讲话中嘱托新时代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青年干部作为青年的一份子,尤其要当好“代言人”,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传承伟大建党精神,振志气强骨气增底气,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

  要用马克思主义砥砺做中国人的志气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的有力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以昂扬向上的斗志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从山河破碎、积贫积弱迈向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一百年来,一代代中国青年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作为行动指南,以永久奋斗的精神气质、“中华腾飞”的爱国情怀,扛起“强国有我”的历史担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国革命胜利而拼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进。把青春奋斗根植于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以新作为、新创造、新贡献践行铮铮誓言,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所谓志之所在、行至所向!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志存高远,方能行稳致远。年轻干部要砥砺志气,就是要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不断筑牢理想信念,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就是要坚定不移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崇高理想和志气追求,不畏惧艰难困苦,意志坚定往前冲,始终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在紧跟党奋斗中争做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要用红色基因淬炼做中国人的骨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锤炼出来的先进思想品格和优秀传统作风,彰显的是革命前辈的高尚品德和正气风骨。一百年来,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向前、不屈斗争,铸就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高贵品质,“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牺牲精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铁骨和“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刚强不屈,构建起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共产党员的精神谱系。可以说,红色基因植根于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泥土中,赓续于一代代人不懈奋斗的事业中,是中国共产党人前行的精神动力和始终坚守的信仰情怀。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必定能继续成功的基因密码,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作为青年人特别是年轻干部尤其要继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切实担负起传承红色基因的神圣使命,在赓续红色血脉中淬炼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之骨气,坚决战胜一切阻碍中华民族复兴的困难和挑战,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做中国人的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和独特优势。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加大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的正面宣传力度,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人民的精神世界,能够进一步提升做中国人的底气。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复杂的思想观点不断交融交锋,给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带来尖锐的挑战,这客观上要求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最大限度凝聚民族共识。因此,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青年人特别是年轻干部尤其要做到坚定自信,要深刻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认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涵养正气、壮大底气、饱含锐气;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在更多层面滋润人心和社会,为推动民族复兴、国家繁荣,做出更为坚定的担当。

  (作者朱锐,系南昌工程学院团委书记、江西省委党校第58期中青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