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程4000学子立体式演绎红色传承思政大课

2023-03-20 10:28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哈尔滨3月20日电(记者 夏烯然)近期,哈工程船舶学院于佳正与学校4000多名2022级全体新生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过了一把导演瘾——作为这门实践课的考核环节,同学们围绕哈军工精神、哈军工的共和国第一、哈军工与中国航天事业等主题,提交了700多个短视频,立体式演绎红色传承思政大课。

  

  同学们正在拍摄短视频。哈工程供图 

  为实现思政课的价值导向和育人功能,哈工程积极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创新,结合学校红色印记和船海特色积极探索课程实践教学,以“文化育人金课堂”为目标,重点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注重研究性学习、强化实践锻炼、采用成果式考核”四位一体式学习模式,深入挖掘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的时代性、创新性,使思政课实践教学驶入行稳致远的“快车道”。 

  走进来——沉浸式体验哈军工文化精神

  “走进这间庄严肃穆的大厅,我仿佛回到了1953年。在一张张工整认真的笔记里,一套套干净朴素的制服前,几十年前那个坚毅的哈军工向我们展开了怀抱,邀请我们这群新一届的哈军工传人聆听他的故事。”航建学院韦珺瑜在参观完哈军工纪念馆后深有感悟。 

同学们进行思想碰撞。哈工程供图 

  哈军工纪念馆作为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将“哈军工精神与文化”专题融入大一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搭建学生到纪念馆里参观实践和作为讲解员进行讲解实践的“双实践”教学平台,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充分发挥哈军工中的物质与精神展陈作用。 

  现场参观、聆听讲解、深入思考,“00”后学子在实物参观、生动讲解中沉浸式体验、理解哈军工红色文化精神,做到“入脑、入耳、入心”,由此自动成为哈军工精神的传承者,为大学之路“扣好思政教育第一粒扣子”。 

  拍出来——立体式传承哈军工红色基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哈军工先辈已经为我们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如今我们这一代人要做的,不再仅仅跟上队伍,而是要冲在第一,开辟属于中国人的新时代。”未来学院杨佳迎与小组同学合作制作了短视频《追溯红色记忆 传承科研精神》,将对实践课的思考融入其中。 

  “实践参观后是对实践内容的消化和理解,课程设置了小组集中研讨环节,通过研讨碰撞思想火花。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各学院学科、专业特色,结合哈军工红色文化底蕴,自行设计、挖掘有关‘红色记忆’研讨内容,剪辑、拍摄视频并制作汇报PPT。”哈军工纪念馆馆长李宏介绍说,课程中期设置了答疑环节,每个班级的若干小组一一汇报小组研讨的框架、内容及拍摄短视频遇到的问题,由老师进行指导,使学生对于哈军工精神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提升。 

  实践成果汇报阶段通过参观后小组互动研讨,协作自制短视频并集中展示讲解,达到“翻转课堂”式效果,检验学习成果、展现学子风采,综合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激发、汇聚青春正能量。 

  用起来——深入式厚植哈军工文化根脉

  学校全力打造哈军工文化育人体系,充分发挥、用好哈军工纪念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将哈军工红色基因融入育人全过程,将哈军工优良传统春风化雨般滴灌进学生心田,用“大思政课”平台凝心铸魂。 

  学校组建了一支由“德法”课教师、工学青年讲师团和学院大一辅导员为主体的高质量课程团队,配置了大学生讲解团为课程助教,搭建“哈军工文化”教学资源库推出“哈军工的红色使命”“哈军工的创建”“哈军工的‘三严’教风”等8期《走近哈军工》线上示范课。以哈军工文化为主题,推出《服务国防忠诚报国——从哈军工走出的两院院士展》《不忘初心强军报国——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工程技术院校哈军工发展历程》《强军报国勇攀高峰——科学家精神专题展》等原创教学素材;精心编写的口袋书系列之“军工记忆”“藏品有话说”、《哈军工红色记忆》有声读物、哈军工文化园“三条路线图”等进入“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材库。 

  “在本次实践课程中,通过了解哈军工历史,我明白了我们要成为合格的哈军工传人,必须赓续哈军工精神,为国为海为国防。”水声学院周子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