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深情接力——团哈尔滨市委驻桃山村工作队八年帮扶纪实

2025-06-19 16:11 来源:哈尔滨共青团

  在延寿县六团镇,有一个被群山和林场环抱的小村庄——桃山村。2017年以前,这里还有未修的泥泞村路、破败的茅草房,村民们守着贫瘠的土地艰难度日。当团市委第一批驻村工作队的脚印深深烙在这片土地时,一场历时八年、跨越五轮工作队的深情接力就此开启。他们用青春丈量乡土,以汗水浇灌希望,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书写担当,于乡村振兴的征程续写华章。

  一、党建铸魂,筑牢堡垒的八年坚守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首任工作队队长的话至今印在村部墙上。八年来,工作队始终把建强党支部作为头等大事。制度生根,从规范“三会一课”记录本,到建立党员积分公示栏,再到推行“阳光村务”一览表,制度的篱笆越扎越紧。村里老党员感慨:“过去开会人难齐,现在的主题党日,大伙都抢着发言!”薪火相传,工作队走遍全村挖掘“好苗子”,帮助培育后备力量,发展年轻党员,吸引各类人才,制定发展年轻党员和后备干部计划,八年来,累计发展5名党员,后备干部库储备12人,党组织焕发勃勃生机。党群同心,2023年暴雨夜,工作队带领党员突击队蹚着齐膝深水转移受灾户;疫情期间,党员包片为孤寡老人送药送菜;五保户盛乃供修建新房,为节省资金,工作队一锹一锹挖沙子,打地基……一面面党旗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高高飘扬,汇聚唇齿相依的赤诚力量,铸牢风雨如磐的信仰基座。

  二、基建蝶变,重塑面貌的攻坚岁月

  “要致富,先修路!”2017年春天,泥泞的村道困住了运送化肥的拖拉机。工作队蹲在泥坑边,抓起一把黑土:“这路,必须修!”从此,踏破铁鞋筹资金,工作队磨破嘴皮、跑遍部门,35万元修路款终于落地。施工期间,队员们跟着一起干,村支书回忆:“烈日炎炎,工作队同志脖子都晒伤了,还在指挥铺水泥。”当12公里水泥路蜿蜒进村,村民魏树启开着小货车喜极而泣:“这是咱的‘共青路’啊!”甘泉润心解民忧,看到临山屯的老乡们还在吃泛黄的浑水,工作队心急如焚。他们四处找水源、深夜守钻井,当清冽的井水从“青泉井”涌出,贾大哥颤抖着捧水喝下:“甜!比蜜还甜!”31户危房改造中,贫困户张学大爷住进新房那天,把工作队合影挂在堂屋正中央:“这是我的亲人!”文化点亮新生活, 千平米的文化广场,如今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夜幕降临,广场舞音乐响起,孩子们在崭新的游乐设施上嬉戏。文艺演出、医疗义诊、技能培训、法律援助等一次次的活动在这里开展,村民们说:“工作队不光修路盖房,更给咱心里点亮了灯!”

  三、产业造血,接续奋斗的振兴之路

  “脱贫容易守成难,产业才是定盘星!”八年来,产业发展的接力棒一任传一任。创业维艰,2017年建养猪场时,工作队员白天学防疫,晚上啃养殖书,深夜打着手电巡栏的身影让村民动容。2018年纺织厂投产,女工们第一次领到工资时,集体给工作队绣了面锦旗。转型阵痛,疫情期间,纺织厂遇困,时任工作队长彻夜难眠。他带队多次外出考察,引入化肥厂项目。将所得收益的70%用于脱贫户收益,30%用于本村公益事业。当每户的分红到账时,村民代表会掌声雷动。创新分配,“不能让懒汉躺着吃补贴!”工作队创新“以劳代工”,残疾户直接分红领钱,有劳动力的当上公益岗保洁员,月增收500元。会计肖洪忠翻着账本感慨:“70%分红保底线,30%公益金修路灯、治村貌,这法子公道!”

  四、智志双扶,春风化雨的八年浸润

  扶贫必先扶智,工作队把“富口袋”与“富脑袋”拧成一股绳,通过参加工作队组织的农技培训,老康成了“农技专家”,他用学习的玉米密植技术让亩产提高200斤。工作队积极培养选树青年致富带头人,杨维安、曲志伟等一大批青年创业典型脱颖而出。书香浸润心田,“桃山青年书屋”里,留守儿童嘉欣在这里完成人生第一篇获奖作文;书架上《民法典》被翻得卷边,村民遇事常说:“去书屋查查法条!”文明新风遍吹,评选“道德模范”时,孝老爱亲的邱长海、乐于助人的张怀君成为全村榜样。村规民约墙前,村民自觉进行垃圾清理、种花种树。2022年获评“五星级文明村”时,马支书哽咽:“咱泥腿子也活出精气神了!”

  五、情暖山乡,永不褪色的青春印记

  雏鸡振翅,每年开春,脱贫户李婶接过鸡雏鹅雏时总念叨:“工作队送的是金疙瘩!”她家的小院经济年增收3000元。助学筑梦,高三的小杨接过“金秋助学”红包时深深鞠躬:“我考上师范了,将来回来教书!”八年来,几十名贫困学子因此改变命运。梦想信箱,当双腿残疾的张大娘第一次坐上轮椅时、留守儿童小辉收到梦寐以求的电脑时,他们眼睛亮如星辰,这个装满心愿的信箱,登上了《人民日报》,更刻进了乡亲们的心里。青春暖流,2023年春节,独居的甘大爷摸着工作队送的新衣物说:“炕头暖和,心更暖!”风雪中离去的工作队员的背影,成了寒冬里最动人的风景。

  八年风雨兼程,变的是岁月年轮,不变的是为民初心。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团市委驻村工作队的坚守镌刻下“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红火”的青春誓言,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在桃山村的田间地头,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在村民的房前屋后,他们以真心换取信任。如今走在桃山村,共青路旁梧桐成荫,青泉井边笑语盈盈,文化广场舞步翩跹,无不见证着他们与桃山村共同成长的动人故事。当乡村振兴的号角响彻田野,团市委驻村工作队的旗帜永远在桃山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