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稻轮作鱼共生 “一田三用”促增收

2025-03-31 11:00 来源:大众网

  春风时节,行走在福建省光泽县仁厚村的田野间,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个曾经以传统农业为主的村落,如今正因“烟-稻-鱼”生态立体循环种养模式的创新实践焕发出勃勃生机。

  

  止马镇仁厚村烟叶移栽后大田情况。周靖摄 

  党建领航谋出路 

  “守着好山好水好田却富不起来,咱得给乡亲们找一条合适的增收新路子呀!”在光泽县仁厚村村委会里,村书记周建仁和挂点共建单位光泽县烟草专卖局党员攻坚队一起为村民琢磨着生财道。

  原来这仁厚村有“两宝”,天然的水质富含氮磷等微量元素,村里的“稻鱼综合种养”技术也日臻成熟,如何进一步提升土地的利用率,进一步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是摆在攻坚队面前的一个难题。“烟叶生产与稻鱼种养存在时空互补性,何不探索产业融合新路径?”光泽县烟草专卖局党总支书记壮硕在调研座谈会上提出的设想,点燃了产业变革的火种。

  “惊蛰烟苗下地,小暑插秧养鱼,秋收三样进兜”周建仁掏出的“种田日历”,让种了半辈子的地的农民张德友眼前一亮。2024年初,由县烟草局党总支、仁厚村联农合作社党支部与科研单位构建的“三支部共建”平台正式启动,按照“党建引领、资源共享、技术融合”原则,在百亩试验田开启产业融合新的探索。

  科技赋能强根基 

  “要让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必须打好科技的组合拳。”止马镇仁厚村村书记周建仁介绍。

  在品种选择方面,项目组充分发挥科研单位的优势,结合光泽水质、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等特点,优选K326烟叶品种、“福香占”优质稻和“福瑞鲤2号”鱼种为“烟-稻-鱼”生态农业项目的品种。同时,结合烟叶、水稻、稻花鱼生长的特性,集成绿色防控高新技术,通过冬季种植紫云英培肥地力,引进性诱筒、太阳能诱虫灯,田埂种植波斯菊、香茅等草花,释放害虫天敌烟芽茧蜂等技术,全面构建起“物理+生物”立体防护网。

  

  止马镇仁厚村冬季种植紫云英培肥地力。周靖摄 

  “2024年首场100亩稻田网络认养活动不到1个小时指标就一扫而空,数字化营销让‘养在深闺’的生态产品直通都市餐桌。”仁厚村联农合作社总经理张丽萍介绍,项目组通过建立“互联网+光泽县生态食品产业链”信息化服务平台,方便消费者通过平台认养生态稻田,并在线上实时关注了解生产情况,提升稻花鱼、稻花鱼米品牌的认可度。

  

  止马镇仁厚村稻花鱼喜获丰收。周建仁摄 

  三产融合结硕果 

  走进仁厚村联农合作社大米加工车间,所有的加工机器都处于停滞状态。“烟叶是订单式生产,我很放心,以前总是担心稻花鱼米和稻花鱼的销路,现在根本不愁卖,去年年底就全部卖完了!”张德友笑逐颜开。项目组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与厦门大学、兴业证券等单位签订长期认养协议,三生石连锁餐饮更将稻花鱼列入特色菜单。

  “2024年,这方试验田交出亮眼成绩单:亩均综合产值达9585.3元,‘仁厚稻渔’斩获全国稻渔综合种养创新大赛二等奖,并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张丽萍望着身后联农合作社的荣誉墙笑逐颜开。(舒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