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店主的烟火柜台“战位”

2025-07-29 09:29 来源:咸宁新闻网

  清晨五点,天光未透,赵鹏飞已站在自家“昌隆便利店”的玻璃门前。店内灯光亮起,一排排货架整齐排列,价签清晰分明,地板干净得能照出人影——这家三门峡市城区的加盟终端,处处彰显着赵鹏飞多年严谨做事所养成的习惯。十二年前,他告别熟悉的工作环境,踏入新的生活领域时,未曾想过新的“战场”会以这样的方式展开。

  破局:转型之路的荆棘与曙光

  那年秋天,赵鹏飞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回到故乡,准备开启新的生活篇章。他拿出多年积蓄租下临街铺面,然而从熟悉的工作模式到门店经营,转变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店是开了,生意却异常惨淡,开业半个月,顾客寥寥无几,盈利更是微乎其微。客户经理杨一琳第一次到店,看到他在收银台后站得笔直,笑问:“老板,看你这做事风格,以前是做管理工作的吧?”“您怎么看出来的?”“货架整理得太整齐啦!”多年养成的做事习惯深深刻进经营细节。

  赵鹏飞拉着杨一琳问了三个小时,终于找到了终端门店经营的问题所在,也虚心接受了客户经理的建议,决定把多年养成的严谨态度融入到终端运营中,升级门店做加盟终端,打造全区的标杆店铺。

  说干就干,在客户经理的帮助下,当周边店铺还在手写记账时,他率先引入扫码系统,商品入库精准无误;客户经理推荐的“金叶客”终端系统一上线,他通宵研究操作流程,不到一个月便实现全店数字化管理。“市场变化快,做生意得跟紧时代。”他点着平板电脑上的销售曲线,眼神专注而坚定。

  暖心:柜台服务的温情与善意

  眼瞅着建军节要到了,赵鹏飞在店面玻璃上贴出“特殊群体优先通道”标识。顾客常见他热情地与顾客交流,把自制的“特色礼盒”塞进对方怀里——那是他精选地方特产搭配的伴手礼,包装精美又用心。

  “做服务行业,最懂顾客的心。”他特意在店角开辟“暖心角”,铁皮柜里备着急救药品、针线包、雨具。去年寒冬,客户经理协助他策划公益活动,三天内为二十余位孤寡老人送去米油。七十岁的张大爷攥着棉被感慨:“你这小伙子,把贴心服务做到了家!”

  在赵鹏飞的“昌盛便利店”里,严谨做事的态度不仅仅体现在整齐划一的货架和高效的经营流程上,更体现在他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中。每当节假日,他都会组织一些公益活动,为社区的孤寡老人送去温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服务大众的宗旨。在他的带领下,“昌盛便利店”不仅成为了社区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更成为了传递温暖、弘扬社会正能量的重要平台。赵鹏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一名普通店主在新时代的精彩篇章。

  革新:经营模式的探索与蝶变

  赵鹏飞深知,作为一名店主,他的使命远不止于经营好一家便利店。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优质服务和诚信经营的力量。于是,他开始尝试将新的经营理念融入到便利店经营的方方面面,不仅让店铺成为了展示优质商品的窗口,更成为了连接商家与消费者的桥梁。

  在客户经理助力下,他的新经营模式日渐成熟:

  商品战略:引入当地特产搭配特色商品,打造“特色礼盒”,节日销量增三倍。

  空间革命:撤掉杂乱堆头,设特色文化展柜,成为小年轻的打卡地。

  数字赋能:通过“金叶客”系统,动销数据实时掌控,订货精准无误。

  他的店铺,仿佛成了一个小小的“商业战场”,而他,依然是那个努力拼搏的奋斗者,只不过这一次,他的武器不再是其他,而是智慧和汗水。他将多年积累的管理经验和做事精神,巧妙地融入到店铺的经营中,让这家小小的便利店焕发出了别样的光彩。

  暮色中的“昌盛便利店”亮起暖黄灯光,如老街上一枚温暖的路标。赵鹏飞擦拭着货架上包装精美的“特色礼盒”。当客户经理送来电子价签时,他正将次日慰问老人的米油搬上三轮车。车轮碾过青石板路的声响,仿佛是他为生活努力奋斗的节奏——从熟悉的工作到烟火气的经营,阵地变了,方式换了,而服务的初心,始终在方寸柜台间熠熠生辉。(卢慧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