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元堡子镇小油坊头村脱贫攻坚掠影
“2018年,我们过得很充实、走得很坚定”,“这些成就是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干出来的,是新时代奋斗者挥洒汗水拼出来的”,新年前夕,习近平主席发表2019年新年贺词,满怀深情回望奋斗,满怀热情致敬奋斗,满怀激情呼唤奋斗。
福满小村庄,真心聚民心。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辛泰 摄
小油坊头村为山西医科大学定点帮扶村之一,村户籍人口83户,174人;贫困户10户,22人;其中,一般贫困户3户,7人;低保贫困户5户,13人;五保贫困户2户,2人。为采煤沉陷区整村搬迁村,目前已搬迁至右玉县马官屯安居小区。
搬迁搬出新天地,移民移出好日子。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辛泰 摄
“最是奋斗动人心”,2018年对于小油坊头村来说,是一个注定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他们矢志打赢脱贫攻坚战,小油坊头村顺利通过验收,并持续发力巩固脱贫成效!
这一年,他们扭住特色农产业发展“牛鼻子”,使得“双百亩有机旱作物实验田”初见成效!
这一年,他们赶上沉陷区搬迁好政策,实现整村搬迁到安居小区,也过上“城里人”生活!
这一年,整个小油坊头村奔跑在追梦的赛道上,绘就了脱贫攻坚的壮丽画卷。这些成就是所有群众、各级干部挥洒汗水拼出来的。事实证明,任何伟大的事业,都始于梦想、成于实干。
充分发挥党建优势 解决突出问题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脱贫主战场,引领靠头羊”。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强战斗堡垒。
“‘上下同欲者胜’,必须选拔能够沉在村里,干在一线,身体力行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的驻村干部,才能帮助群众摆脱贫困。”山西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张俊龙掷地有声。
2015年8月,山西医科大学姜瑞鹏同志肩负起了这一重大使命,被选派到元堡子增子坊村(2016年9月调整到小油坊头村)担任第一书记。
姜瑞鹏一到小油坊头村,就组织村里的党员干部群众,多次召开会议,他通过与村两委班子座谈、实地察看村情、听取群众意见、走访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等形式,分析村民村情,确定扶贫工作思路,寻找脱贫路径。
姜瑞鹏(左二)在田间地头给村民讲解国家政策。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辛泰 摄
同时,姜瑞鹏为了向群众宣讲十九大精神,向群众作思想工作,他利用“新时代农民流动讲习所平台”,通过田间地头、村民小组群众会议等方式向群众讲解国家政策,仅2018年就召开了大小群众会50余场次,潜移默化地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践行“右玉精神” 带领村民奔小康
“昨有右玉书记带领村民植树,赶走风沙,迎来绿洲;今有村书记带领村民种地,赶走贫困,迎来小康。”
2018年上半年,山西医科大学派驻右玉县小油坊头村第一书记姜瑞鹏为了帮助小油坊头村村民解决搬迁、装修困难的“燃眉之急”,同时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帮扶单位+企业销售商+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他积极争取单位专项扶贫资金,采用集体种植方式种植100亩有机食用葵花,100亩有机种植马铃薯(均为小亩)。
到了种植的季节,烈日炎炎下,姜瑞鹏同志与全村村民一道,扛土豆、搬运有机肥料、撒种子,村里的男女老少一起干,渴了喝凉白开水,饿了啃馒头、烤土豆,他不怕脏,不怕累,就算是背上的皮晒得褪了一层又层,也毫不在乎。
姜瑞鹏(右一)与村民一起劳动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辛泰 摄
村里75岁的曹淑兰大娘,不顾别人的劝阻,坚持要去地里和大伙一起劳动。她说,“自己虽然年龄大,但干部在前面带头,我们再累也会跟上。”甚至连村里公认的“懒汉”袁宝也都天天参与到了劳动中,姜瑞鹏同志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大大激活了村民们的内生动力。
贫困户曹淑兰主动加入劳动队伍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辛泰 摄
到了有机土豆收获的季节,时值国庆节,别人在休息过节或结伴出游、享受天伦之乐时,而姜瑞鹏却“舍小家、为大家”,依然忙碌在扶贫的道路上,他与村民一道辛勤劳作,到了晚上,大量土豆堆积在地里,为了让村民们都睡好觉,他让村民们都回家休息,而他却一个人连续五个晚上在借来的面包车里看土豆,右玉到了晚上零下8度,面包车玻璃全是冻的冰花,晚上冻得他休息不好,但第二天照样生龙活虎地干起来。他就是这样,为了老百姓,忘我地牺牲付出。他说,有时候自己也累,但一看到乡亲们的笑脸就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为了能让乡亲们“腰包”鼓起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百姓们看到眼里,疼在心里,都纷纷说,“姜书记,你为了我们老百姓,太辛苦了”;而他却笑着说到,“我是来为您们服务的,为了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我们要一起撸起袖子来加油干”!
姜瑞鹏中午与村民一起吃午饭“烤土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辛泰 摄
同样,到了有机绿色葵花收割的当天,一百亩葵花收完对劳动力欠缺的小油坊头村村民们来说,是个“大硬仗”,又天气预报说,右玉当天晚上会有小雨,葵花饼当时已经晒干,如果再淋雨会影响品质,前面的付出可能会付诸东流,关键时刻要与老天“抢夺收成”。但村民们心里有底,因为有姜书记在,群众干部团结起来,一定能打赢这场“收秋战”!
白天天气还算晴朗,村民们和姜瑞鹏干劲十足、热火朝天,从早一直忙到天黑,但有机田里还有一部分没有收割完成。到了10月份,右玉的晚上天气会很冷,但那天天气最低温度才零下一度,在右玉来说,是好天气。经过姜瑞鹏和村民们商量后,村里的所有人,都异口同声地坚持晚上继续加班干!
姜瑞鹏(左一)与村民一起收葵花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辛泰 摄
当天晚上天上的月亮也很给力“大又圆”。七点到八点,经过大家回家简短的休息吃饭,一会功夫,每个人都带上小头灯来到了地里,大家又接着干了起来,整个有机葵花田里又沸腾热闹起来了。一直到晚上十一点多,大家才将有机田里的所有葵花全部脱粒打包。
在脱葵花处,光线太黑,姜瑞鹏就用自己的小汽车灯照,一直照了三个多小时,他心里想到,就算长时间怠速会伤车,但为了乡亲们,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75岁曹淑兰大娘,像种土豆时,仍然一直坚持到最后;到晚上十一点,往大磁窑村存放葵花处搬袋子的时候,在男劳动力缺少的情况下,石春莲、乔占花以及邢玉莲等女村民,二话不说就直接上了大车,三三两两往上摞袋子,让来帮忙拉货的司机惊叹不已,笑着说,姜书记,你给你们村村民喝
贫困户曹淑兰再次主动加入劳动队伍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辛泰 摄
了什么“迷魂汤”!其实村民们心里都知道,姜书记,不论做什么,都是在为他们谋利益,他那么辛苦,我们更应该加油干!但他们更知道虽然劳作是辛苦的,但他们相信,最后的成果一定是甘甜的!就如有机田里面种的有机绿色葵花一样,自带甘味,满口香。但他们不知道,就在那晚,姜瑞鹏为他们的勤劳团结的精神感动得热泪盈眶。
2018年11月8日上午,葵花要大小分类,大磁窑村帮助分类的杨总给姜瑞鹏打来电话,但他在朔州市培训,不能亲自带村民去分类,他给村主任及几位村民打了电话,不一会功夫,村里的村民就到了葵花分拣处,忙碌了一上午,将所有葵花进行了分类打包。中午接到村民电话时,姜瑞鹏欣慰地笑了,说到,“我在,我不在,都一个样,我放心了。”
接着那几天,姜瑞鹏吃饭睡觉,都是想着如何帮村民销售土豆、葵花。“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乘着我省举行贫困地区农特产品“五进”对接促销会的东风。在姜瑞鹏所在单位山西医科大学及各附属医院“消费扶贫”的帮扶下,在网络销售平台“易网购”的帮助下,在元堡子镇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为本村销售118151斤土豆,7875斤葵花,脱贫户人均增收约5000多元,同时帮本镇村民销售36258斤土豆,也为其增加收入,努力提升村民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电商销售平台”助力脱贫攻坚。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辛泰 摄
接着,2019年3月份,为了解决搬迁到县城的村民生活问题,姜瑞鹏在右玉县企业家帮助下,元堡子镇领导的支持下,为脱贫户成立了“晋蒙土豆粉加工厂”;同时下一步将创办“右玉土特产精品展示厅”,继续通过“易网购”等网络平台销售农产品及“晋南北手工馒头加工厂”,以此壮大小油坊头村村集体经济,带动全村村民发展致富,让村民足不出户,自家门口,就能上班赚钱。确实使他们搬迁后的生活难题得到强有力解决,真正做到“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小油坊头村年龄最长者李生英家搬迁前后对比。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辛泰 摄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从精神、行动、骨子里时时刻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抓基层党建,不断激活群众内生动力;同时凝聚社会合力,通过一系列活动、措施,使人民群众‘身体好、心情好、有钱花’”,姜瑞鹏说到。今后,他也将继续担负起自己的神圣使命,不忘初心,俯下身子沉下心苦干实干,真心实意地帮扶百姓、造福百姓!(辛泰)
来源:朔州市右玉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