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锁王”顾煜:让安全“锁具”走进千家万户

2017-05-26 10:37 来源:中国青年网

  

顾煜所获得的发明专利证书。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李华锡 摄

  中国青年网宿迁5月26日电(实习记者 李华锡)拥有2项锁具的世界纪录、20多项锁具的专利技术;多次多次登山中央电视台;先后被授予“中国开锁能手”“中国锁业先进个人”“江苏省民间发明家”等荣誉称号……

  这是顾煜的简介,51岁的他是宿迁顾师傅锁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因为家乡父老都习惯叫他顾师傅,所以他就把顾师傅注册了商标,成为公司的名称和产品的标志。

  看完顾煜的简介,大家可能以为他本人文化程度高,要么是高级工程师、要么是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员,或者至少是个钳工或者机修工。其实,顾煜生在农村长在乡下,兄弟姐妹多,初中毕业后就想着如何赚钱脱贫,在种好家里几亩地之余,当过农业技术员、收过废品、打过短工、修过自行车……

  顾煜介绍说,在修车过程中,总会有人问会不会配钥匙,这让他与锁结了缘。“从此,我在修车空闲就拿着锁头或者锁芯把玩研究,试着开锁、把坏锁修好,或是给锁配上钥匙。”渐渐地他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锁匠,人们还送给他一个绰号“开锁大王”。这时候,顾煜又有了新想法,就是研究发明锁具。

  起初,顾煜不知道如何画图纸、做模型、做样品、申请专利,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迎难而上。就拿做模型来说,当时候没有机械,没有半点制造经验的顾煜就用萝卜、山芋、马铃薯等食材刻出锁的零部件样子,把他们装配起来看效果。“后来我改用木头刻,再后来找到摆地摊倒铝锅的师傅倒出锁具的大体模型,然后自己用错刀、砂纸、手电钻一点一点地打磨。”

  刚开始用手电钻的钻头打磨,磨一道槽沟要花费一夜时间,顾煜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磨锁芯侧面的一道孔槽,是从晚上9点开始一直磨到第二天早上4点半才磨好。那段时间,每天都是在这苦中有乐的摸索、实验中过来的。

  一个个成果不断被他研发出来。可亲人不理解、生活上贫困又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因为自己投钱不挣钱,又耽误做修车开锁配钥匙,老婆吵着再这样搞下去要和他离婚,顾煜只好写了份保证书,保证不再搞发明了。

  “但当我看到一个撬锁盗窃、一家被杀的报道时,我下定决心还是要坚持研发更多更好的锁具,要把我发明的锁具变成老百姓的门神。”好事成双,这个时候顾煜登上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栏目,发明得到专家们认可,全国各地都打电话要来买他的防盗锁。

  商机就在眼前,家人也都支持,全家四处借钱,找了生产合伙人,组织生产,半年后产品推向市场得到热销。可是祸从天降,合伙人撤资单干,给他留下的就是一堆债务和一地的半成品。穷则思变,顾煜坐上前往中国锁都浙江温州的车,寻找到新的合作伙伴,用技术入股,从此他的锁具也走向了千家万户。

  为了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发明是否具有安全防盗性能,顾煜又自费到临沂、大连、苏州、无锡等地摆擂台“比武”, 以重金悬赏等方式邀请开锁巧匠,表示谁能在1个小时内打开他的超B级防盗锁就奖励1万元,结果应战者皆走麦城。

  顾煜发明的“吞吃万能钥匙”防盗锁也荣获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吞吃万能钥匙的九方位防盗锁”获得世界上防盗锁防盗方位最多的防盗锁称号,还因此荣获了世界纪录。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顾煜先后发明了多种防盗锁,获得20项国家发明专利。在他的帮助和引领下,自己的孩子也获得了两项专利,自己还收了一批徒弟,悉心传授经验。

  在研发锁具、生产锁具中,有苦有甜,但对锁具的执着让顾煜无怨无悔地继续走下去。顾煜说,对于自己发明的锁具很有信心,做为一名锁匠,他现在锁定了一个新的梦想,就是开发更多更新的产品,并用技术与匠心创建宿迁自己的锁业基地。“我想继续研究更加安全的锁具,造福社会,这就是一个工匠应该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