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十年写春秋

2024-06-03 14:16 来源:中国青年网

  运河行走八千里,胜读史书两千年。行走大运河至今已十年,虽很艰辛,也收获颇丰。三条运河的历史文化家底初步摸清。当然很多事情还要做,整理,消化,提炼、著述、讲学……余生只做这一件事,也难以做好。光是在运河两岸拍摄的数百座古桥,就够我当下忙活一阵子了。行行复行行,生命的待悟,体悟都在进行时。丰赡厚重的千古运河打开了千重门。

  

    01

    当年“行走隋唐大运河”活动在社会上曾引发普遍关注。发起“行走隋唐大运河”活动,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对这条曾经流淌在淮北大地上的隋唐古运河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我老家是宿州的,就在老濉河的边上,而濉河是汴河的支流,过去有“汴水入濉”之说。我父亲原来在西藏工作,我跟着奶奶在古符离集生活。小时候,我常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河里洗澡、游泳、捉鱼、摸虾,那时候真是清亮亮的河水、蓝莹莹的天空。夏天来临的时候,我们就睡在大堤上,听那里咕咕的蛙鸣,看点点的萤火。这条河就是我儿时的朋友、我的伙伴,我对它太有感情了!虽然那时候我并不知道白居易曾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写下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千古名句,还与农家女子湘灵留下了花前月下的影子,但也隐隐约约感觉到古符离承载了太多的美好过往。我爱家乡的山山水水,爱那里的风土人情,爱那里的一草一木,有一份极为特殊的故乡情结,自然对这条曾经拥有过辉煌的地下千里文化长廊有一种天然地亲近。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想为淮北的加快发展做点实事吧。恢复高考后我在淮北师大读本科,毕业留校工作了四十多年。宿州和淮北对我来说,真可谓“出生于斯,成长于斯,服务于斯”。

  淮北“建市不长历史长,城市不大贡献大”。当得知淮北于2007年也被列入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之后,作为多年对地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我,自然对大运河申遗这种造福千秋后代的事情非常的钟情。如果申遗成功了,那可是世界文化遗产,一定是淮北最漂亮、最厚重的城市金名片。作为民间力量,以行走大运河的方式来助推大运河申遗工作,也就成了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行走时我已不年轻。有句话叫“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人到老年,我认为我又迎来了第二个春天,还想为社会做些有益的事情。“青年搞创作,中年做学术研究,老年做乡邦文献”。我就是按这个路子走的。

  我好游历,文人大都喜欢。古人云“闭门读经,开门迎宾客,出门寻山水”,人生三乐矣。行走运河断断续续十年,耳濡目染了中原大地的厚重,河北燕赵的苍茫,齐鲁大地的雄放,江南的秀丽雅致。

  说实在的,我发起“行走隋唐大运河”是有一定基础和底气的。这些年来,除了在国内做过多场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外,我还一直在关注地方文化、民俗文化。我提出要做一个行动的知识分子,不能老是在象牙塔里、在书斋里头打转。当然,我还有过多次外出采风的实践,到过浙江、云南、皖南、黄河沿途和大西北等地采风,这次为申遗而发起的“行走隋唐大运河”,跟我原来做过的事情是一种衔接,有一种内在的联系。正因为我在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影像学等方面有了点积累,也有了点眼光,还有了点能力,才想去做这件事情的。

  行走运河多年,对于举世瞩目的中华民族伟大工程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对其文化生命和魅力更有了领悟。申遗证明了世界上其他人工构建的伟大运河工程都无法与它比肩。我逐步意识到,构建千古运河与当下的对话是运河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十年前,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助力运河申遗,我与淮北市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敏辉教授共同策划组织了一场行走隋唐大运河文化考察活动。想法得到了淮北相关单位,特别是市隋唐大运河文化研究会的大力支持。

  提起大运河,人们往往想到的是还在通航的京杭大运河。我所在的淮北市,百姓鲜少人知,在我们境内穿过的还有条湮没在历史和黄土之中的隋唐大运河。

  作为隋唐宋时期帝国的生命线(漕运),它枢纽天下,临制四海,舳舻相会,瞻给公私;昔日的辉煌逐渐湮灭被遗忘。

  在这种历史文化背景下,我们的考察当时由文化学者、民俗专家、摄影家、新闻记者组成,沿着以隋唐大运河遗址本体为文化线路进行全方位综合考察。共计花了三年时间,跨越五省、两个直辖市,涵盖了以洛阳为中心,以通济渠(从洛阳到扬州)、永济渠(从洛阳到北京通州)为半径,途径30余个地市县进行实地考察,初步摸清了隋唐大运河历史文化家底。我以实际考察获取的大量考古资料和影像资料、访谈录、运河行走札记等作为研究运河依据,考镜源流,辩彰学术,条分缕析,归纳梳理、整理,撰写成《运河·中国:隋唐大运河历史文化考察》,于2019年初,由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发行,约60万字。《运河·中国》被运河专家誉为“隋唐大运河纸上博物馆”,入选中国大运河书香榜单。这也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对我是莫大的鼓舞和鞭策。拙著被国家重要媒体持续报道介绍,并在海内外如中国国际博览会、扬州运河国际博览会、上海2019读书节,台北、无锡、深圳等地书展展出。我也多次受邀在安徽博物院、上海交大等文博单位、院校及运河沿线城市杭州、淮安、山东台儿庄等地作大运河文化学术报告。

  通过世界文化遗产视野下的综合历史文化考察,不仅是对大运河文化进行探索和研究的自觉行动,更是凝结着我对大运河深厚情感的一次缅怀之旅。

   

    02

    众所周知,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建造时间最早(约为2500年前,吴王夫差因讨伐齐国而修建邗沟),使用历史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在流淌数千年的历史中,为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谈起中国大运河,它应是当今三条运河的总称,一条是隋代贯通的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北京),南到杭州的隋唐大运河;第二条是在六百年后元代裁弯取直的京杭大运河;第三条是从杭州到宁波的浙东运河。这是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后成为完整的中国大运河概念(申遗时有专门的名词:三条运河捆绑申遗)。随着个人对运河越来越深入了解和研究,我深感走完隋唐大运河还远远不够,于是又产生了要继续走完这三条运河的心愿,也算是我在有生之年的一个愿想。

  为了弘扬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价值,讲好中国运河故事,就需要对这样复杂变化的时空体系,散落在运河两岸的世界文化遗产、运河记忆认真梳理整理,真正把整个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家底摸清。这就需要在历史文献掌握基础之上,进一步实地考察发生急剧变化着的当今社会发展时期,对运河经济、文化、科技成就、河道变迁、水工设施、两岸城镇乡村村落、地理风貌、百姓生活、历史事件等一一作出记录。这是当下社会急剧变革的需要,也是第一层原因。

  其二,随着中国大运河2014年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大运河沿线各省市已从当初申遗热转化为大运河文化带热、大运河国家公园建设热。国家层面上重视有着顶层设计,从各地政府、民间组织来看,纷纷编织规划、出台方案,有的组织地方立法,目的打造中华文化高地,再现大运河开放天然属性,活化传承,将为新时代讲好运河的中兴故事奠定基础。其三,为了完整展现大运河历史文化辉煌,作为个人应当把未走完的运河之行,如京杭运河山东段、江南河的部分和浙东运河,继续走完全程,比较全面、多方位、多角度,从历史文化、经济结构、风土人情、水工设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尽可能一网打尽,搜集、整理、消化、浓缩,深入了解大运河历史文化和精神意蕴。

  大运河从时空、地域、遗产类别等比较,经济和文化价值甚高。它在历史与现实交融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价值,是不可穷尽的,永不枯竭的历史文化、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宝库。

  行走隋唐大运河时我已步入老年,今年已经77岁,还能不能完成心愿,我也在犹豫中。毕竟岁月不饶人,不能不服老。可我信奉“君子不恤年之将衰,而怯志之有倦”。心灵沾着暮气的人是不能行驰千里的。我现在居住在上海,先打点行囊,把江南运河、浙东运河走完。疫情时紧时松,我就见缝插针,好在路程近,说走就走,在家做好“功课”。就这样分了五个时间段,与学弟丁晓平,弟子仇菁、张诚,刘明永,基本上走完了江南运河和浙东运河。

  今年四月,我从上海来到山东最北部地区德州市,与摄影家周璐老师一起,驾车沿着古运河线路,从德州、临清、聊城、阳谷、阿城、东平、济宁,直下微山湖南阳古镇,历时十八天,把京杭运河和山东段考察补上了。这样中国大运河基本上行走完,下段时间再补上走得不够细密、不够扎实的地方,补差补缺,真正得到了进入中国大运河文化研究的入门资格。  

  运河的历史文化考察在第一次行走时认真作了准备,可以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今天看来仍是行之有效的。当然也有不足,还要在策划、计划上更严密一些。仍以大运河古河道为线,以古河道为本体,注意历史文物的原真性,以河岸重要城市、古码头、古桥、仓储等运河遗址为考察点进行,力求将大运河历史与现状,生态环境与变迁,沿岸风土人情和百姓生活进行全方位展示。归纳为世界遗产点、大地风貌(运河风光、城市风貌),市井生活,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四位一体的综合性考察。特别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考察。历史文化考察注意提高学术品位。考察中文字记录、影像记录,小视频、口述史、访谈录一起来,力求建立起运河历史文化的信息库,影像资料库等。总的来说,学术的自觉性更高了。

 

    03

    当下沿运河不少媒体、院校社团、科研单位,个人背包客齐涌运河,大多仅限于一城一地,游览覌光,以印象记为主,内容较单一。我特别强调要做知识储备,在家做好功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确定采访对象之前应当设立预案。比如,我所关注的是一个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发生?现在进行的程度如何?它与历史有哪些链接?最后才生成的结果是什么?产生的影响会是什么?传播渠道是什么?依据这样形成采访提纲,真正能有收获。考察结束时考镜源流,辩彰学术,条分缕析,归纳梳理、整理。要下大力气。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语)”采风调查要下真功夫。以考察永济渠的渠首沁河口为例:古代,焦作地区是水资源比较富集的地区,境内的沁河是黄河下游的最大支流,也是永济渠的源头。沁河古称沁水,也称少水,隋朝时沁水分流为永济渠所利用的源头处,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在今武陟县小原村。我们考察组决定到永济渠的渠首沁河口一探究竟,车到小原村,寻当地人一问三不知。经过多方打听,考察组终于沿沁河岸30多公里,在河南武陟县嘉应观乡境内的沁河左堤和黄河左堤交汇处才找到了沁河口的踪迹。在一条小道的旁边,一座高大的石碑立在路旁,上面写着沁河口的标志和介绍,道路下方便是当地的名寺——白马泉寺。

  老夫聊发少年狂。说我一直处在十分亢奋状态中,这话一点不假。能与大运河近距离地亲密接触,能做这么一项了不起的文化工程,能为社会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心中那个高兴劲,那个激动,无以言表。另外,人民网、新华网、中青网等国内众多权威媒体,所在省市安徽日报、安徽网络电视台、淮北日报、淮北电视台等十多家媒体连续报道行走运河之事,(中国青年网持续报道了两年,发了52期稿)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这既是对我们的褒奖,也是在鞭策着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好。

  说到艰辛和意外,那也是实实在在的。作为这个行动的组织者和总策划,我白天要采风访谈,晚上还要挑灯夜战,如拟定第二天行程、安排采访计划,与采访的当事人联络,与见证人沟通等;还有,摄影、写作我得参与和把关,以及收集整理文献、图片与文物资料,还要改稿、定稿和联系发稿,几乎是天天起早贪黑。当下我这个年纪,这个身体,也束缚着我。曾因行走大运河崴伤骨折的脚,一着凉一受累就会脚肿、脚麻,疼痛不已。十年行走运河,我已与运河互为知音,多年的调查体验和思考取得很大的收获。我和我的团队在考察过程中的做法,是一方面要在成书中体现可视性,可赏性,可读性,数字化时代的需要,体现运河的人文价值,文化价值,遗产价值。另一方面要对历史进行反思,要有历史的感觉,体现沧桑变化。同时直指运河遗产,保护,传承等问题,不能只报喜不报忧。要有生活的感觉,即现代生活有古代的映衬;文化的感觉,即通过服饰、装束,人与人言语交流,在器物上,语言上要有文化的东西。还有一方面要有流动的感觉,体现出行走,体现出运河活态的文化特质,同时要有温馨的感觉,总之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体现出深度,高度,温度,整体来提高作品的完成度。

  大运河的地理位置主要是在中原地区、中东部地区,它折射出的生活现状,基本可以说代表了大部分中国人的普通生活水准,它介于落后与发达地区之间,因此具有普遍意义,用历史学、文学、文化学、民俗学等意义的眸光打量往日的状态和今日的现实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回溯过去就是为了今天,让口述、文字、影像建立起立体式的叙事通道,这正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考察其中市井生活、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可以折射出自古代到今天的各种人的生活,上至宫廷、皇上、达官贵人,下至黎民庶人、贩夫走卒,他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吹拉弹唱、娱人娱己文化、宗教信仰、建筑,这些无不彰显着社会意义和文化背景,都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例如,我们考察了水神庙、火神庙、人祖庙,就涉及宗教信仰问题。我们以酒文化为例,在这条文化线路上有苏北的双沟、洋河,淮北的口子窖,亳州的古井,商丘的张弓,周口的宋河粮液,一直到河南洛阳的杜康酒,这一条线上都与地理气候等有关系,都在同一个纬度上,土壤适合于谷物生长,成为做酒的原料,水好、原料好,再加上交通便利,汴水西至入京,东通江达海,这就成了中国黄淮海平原上的美酒基地、销售旺地。就这酒,古代有,一直到今天,仍然还是活跃在这条维度线上,形成运河酒文化带景观。

 

    04

    我们考察当中,也重点关注了地方戏曲、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在苏北听拉魂腔泗州戏,在淮北听花鼓戏、梆子戏,到河南听豫剧,我们什么感觉呢?粗犷、喜悦、高亢,有时如泣如诉,体现着一种苦,体现着一种愁,亢奋如风吹沙丘。

  然而,我们到了扬州、苏州以后,听评弹,如流水,如莺啼,婉转,细柔,绵长,杏花春雨江南。南北戏曲文化上的不同,折射出南方人与北方人文化品格上的差异,这正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之于北方,这个水就是大运河水,这个土就是运河两岸之土,它给了我们气血之养。

  尽管千百年山河易貌,行政区域不断划分,但是相对稳定的人文传统,产生出千年不变的共同的文化心态,我们所到的广大的淮北地区,甚至汴水到中游上游,楚人的豪爽躁暴,崇尚淫祀,便在这块土地上表现了出来,如在文化上、戏曲上、绘画上等,也有这种清奇曼妙的感觉。汴水东部地区尧舜禹汤遗教之地,且染齐鲁之风因而使文化又有重厚宽缓之感。文学也如此,对作家的精神气质和品行也有着潜在影响。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丹纳指出,“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创作观念的成熟与形成也需要周围的人在精神上予以补充,帮助和发展,必须有某种精神气候、某种才干才能发展,否则就会流产。”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影响到人,所以大部分通俗小说都诞生在运河两岸,比如《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就是淮安山阳(江苏淮安)人,就生活在运河边上,它里面写的唐僧的父亲陈光蕊携着妻子回故乡省亲,走的就是隋唐大运河,乘船由黄河入通济渠,最后到达淮泗。这是《西游记》,那么《水浒传》呢?表面上写的是北宋运河,而水泊梁山恰恰是黄河改道的决口,促成了梁山的水泊形成。黄河的决口改道,最后形成了梁山水泊。冯梦龙与凌蒙初的《三言》《两拍》呢?经考察,他描写的就是运河的沙土文化。

  汴水滚滚东逝去,浪花淘尽英雄。上至皇帝,达官显贵,文人墨客,各色人等,北上西上,南下东下,只要从运河经过,无不与运河产生一定的联系,一定的浸染,两岸风光,个人技艺,诗词歌赋,“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货物中转,行旅歇脚,各种文化在这里交汇渗透,汴河使诗词充满了生机,也是运河文化发展的契机,所以才有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王维、苏轼等桂冠诗人在灯火酒楼,沙洲驳岸当中留下多少瑰丽的诗篇,有满耳是笙歌燕舞的,有一腔抑郁惆怅的,有豪放的,有悲愤的,有对亡国嗟叹的,有对功过是非评说的……运河造就了两岸文化万花筒一样的丰富性。今年杭州西兴运河论坛大家云集,主办方还就此邀我作了大运河与浙东唐诗之路的主旨发言。

  这次考察浙东运河、江南运河,考虑到水乡的风貌,江南水乡,运河古城,纵横交错的水网河道,为江南带来多姿多彩,韵律无穷的古桥建筑艺术。“水巷小桥多”,桥成了运河文化重要符号和载体,也是古运河的重要主体之一。如绍兴、苏州,规模不等、形态各异的桥是解读运河最好的注脚,因而就把在浙东运河、江南运河考察古桥作为一个重要节点和切入点,如拱宸桥(杭州)、广济桥(杭州),八字桥(绍兴),宝带桥(苏州),长虹桥(嘉兴)等等,考察了近百十座古桥。

  认认真真到运河城市所在的城乡作田野考察,考察造桥的时间,历史重大事件,造桥的工艺成就,生态环境,桥发生的故事,桥的历史变迁。凡此等等,用文字、影像、口述史一一做好记录。人走桥,桥渡人,古桥给百姓带来方便,带来福祉。古代与现在,历史与现在,我们今天又能为古桥做些什么?这也是我思考的问题。《千年运河百座桥》图文相连的书稿近三十万字现已成型。

  在京杭大运河山东段考察悉知,山东运河需要寻找水源,因为水源来自鲁中山地汶、泗两水系,两水系其特点,其一,降水量小且集中;其二,鲁中山地起伏,山岩物质皆为花岗岩等砂质沉积岩构成,蓄水功能弱。在寻找水源上,还表现在要找地下泉水,另外设置湖泊等水柜(如东平湖);其三,山东段地势北高南低,治水官吏与当地治水名人白英合作,在济宁城北地势较高的南旺筑戴村坝拦汶河河水,俗称“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因而成就了世界上有名的水利工程。

  为了运河从南方到大都京城的畅通,从元到清代六百余年设置数十座船闸,用来控制水量,节省水源,通过交替启闭,形成梯级船闸,帮助漕运船只翻越高点,或渡过急流河段,因此山东运河因船闸较多称之为“闸河”。

  因而在山东段考察重点放在水利设施,放在各个船闸上(实际上北方以闸为桥),南北运河考察桥,内容则有所不同。

  这次行走浙东运河与江南运河,大运河山东段又都碰到一个问题,寻找散落的世界文化遗产,必须离开运河所临城市,深入到乡村去寻找,必须像纤夫一样沿着古运河河道两岸奔走。不然田野考察只能是蜻蜓点水,如在浙江绍兴考察天佑桥,桥在袍谷洋江。桥有凉亭,亭中有碑,桥五孔,看图片甚为壮观。但今日走近,桥已拆除,接谈中当地居民因带来的不便颇有怨言,仔细考察,内河疏浚,此地已通大船。但是这座古桥被拆,风光不再。

  在山东会通河(运河),冲风冒雨,寻找古闸,在阴冷寒气逼人的天气里,在旷野满地泥水里,我和山东德州周璐老师一起走遍了张秋,阿城,七级三座运河古镇,寻访大闸(现皆为世界文化遗产),走访了荆门上下闸,阿城上下闸等四座古运河闸,在七级运河古镇寻找上下闸,按照地理方位怎么也找不到七级上闸,天已渐黑雨又大,更感到阴冷,我和周老师雨中敲开大堤旁边当地居民不少家的门打听,好不容易才问出情况,才了解到七级运河古镇上闸已融入南水北调工程,消失了。

  还有寻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张秋木版年画,在传承基地了解传承人情况,原传承人乔振霞已去世,传承当地的木版年画竟是从网上购来的,真令人哭笑不得。看来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任重而道远。

  

    05

    这次行走,在南北方很重视了解运河最重要水工设施——桥(北方为闸)。前面已经谈到,这些古桥造桥技艺经历朝代不断变迁,其行业进步和传承是如何发展的?目前掌握这种记忆的传承人在哪里?情况如何?这些我们应当认真关注。

  一句话,桥是物质文化遗产,造桥的智慧、技艺、手段、经验乃至传承人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遗保护的对象,这二者结合起来保护才能有效果。

  在这里说到永济渠新乡市郊的合河古桥,2016年我带队考察时,超400岁的运河古桥无人管理,杂草丛生,垃圾遍地,已经成为危桥。报载2017年当地政府重视,又进行整体维修,又重现了形体巨大,古朴壮观,气势恢宏的古石桥。桥重修了,珍贵文物得到保护,为了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宝贵记忆,还应当建立古桥生态保护区。

  对大运河产生深厚的情感确与行走有关,是逐渐深化的。老僧之说家常话。这10年走走停停,出行的次数多了,但人一到运河城市就想往里钻,去看古桥古码头古建筑古街什么的,或者直接就搭车去城郊野外到乡间寻寻觅觅,寻找那些散落的世界文化遗产。它们仿佛排着队等着我说话似的,劲就来了,特别兴奋起来,就好像当年到大西北戈壁滩和天山 南北一样,照片也就拍得大气起来了。仿佛冥冥中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推着你走,甚至举着相机说 ,哈,在江南,你要多长一只绿色的眼睛呀,(在江南我的心也被染绿了)。

  提到世界文化遗产有必要说一说长城与运河。有人说,中国人不知道长城与运河的人绝少,但是真正了解中国长城和运河的人也不多,这话是对的,包括先前的我也是如此。

  长城雄视千古,饱经沧海,作为象征,比喻为硕大无朋。它坚固刚毅,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工程的符号自有一种魅力,它誉为脊梁。而大运河至今还在流淌着,它是活态的世界文化遗产。他代表着开放,通达,流动,富足。中国人以天地为庐,大运河是鲜活的血脉,是一派活泼泼的真性情,充满着农耕文明田园牧歌的魅力,古意和温馨。在行走中我和我的团队都感受到古运河的鲜活魅力,它上通古下通今,至今是依然迷人的历史文化长廊。在这个古老的华夏土地上宏大的空间维度上,一直在延伸着,散发出亘古的气 息。说它是连接南北东西的纽带,更确切地说,他已融进了两岸百姓身上的脐带,这样讲一点也不为过,在大运河岸边焚香操琴,流水涓涓有好音。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这是生活具有本质意义的情调。

  走在大运河的道上,特别是过京杭大运河山东济宁段到江南运河这一段,河面开始宽阔起来, 千吨大船,波光帆影,灌溉,游览,运输,虹桥卧波,古桥纤道……大运河静静地流淌着,滋润着两 岸的田畴 ,春江花月,如歌的行板,风光旖旎。后世的唐代诗人皮日休一曲《汴河怀古》“尽道隋 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后人尽享舟楫之利。大运河为财富之河不虚矣。

  在考察中,我们一路行走,我们看到很多沿线城市颇具活力,运河沿线新开发的房地产房价都在上涨,但也有盲目地扩建新城、摊大饼现象堪忧,一些老城的历史文化资源、生态环境不如人意。如果都去扩建新城,大搞开发区,造成千城一面,而真正的历史文化底蕴却没有被外界广泛认识,而这些恰恰又是今天活力十足的源泉所在。我为何一再建言要抓老城区整治、抓历史文物保护利用,因为这些都是捧在手里的金娃娃,可惜的是我们并没有保护好、管理好。那么,大运河又该如何保护和利用呢?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老舍之子舒乙先生说得好:“最应该做的还是管理,管理跟不上会带来很大的破坏性。实际上,我们应该非常注意申遗成功以后的日常管理、日常保护、日常经营。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我们的薄弱环节。”

  作者:张秉正,淮北师范大学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教授、硕士生导师。出版《运河·中国》等著作八部,发表学术文章六十余篇。《运河·中国:隋唐大运河历史文化考察》被运河专家誉为“隋唐大运河纸上博物馆”,入选中国大运河书香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