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曾说,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对今天的人来讲,他传递出来的态度比得出的学术结论要更加重要
文/本刊记者 王海
人圆月圆的2012年中秋前夕,9月29日,温州籍著名文化学者南怀瑾,在江苏吴江太湖大学堂与世长辞,享年95岁。
众多的追随者,尊南怀瑾为“南师”,视其为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引路人”。“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他精研儒、道、佛,建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诸门学问,其著作多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
但南怀瑾同时又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尤其在学术界。褒之者,认为他是旷世大师,点石成金;贬之者,毫不留情称其为不学无术,颇多疏漏。
半生无闻
1918年农历二月初六,南怀瑾出生于浙江温州乐清翁垟镇地团村南宅组(今乐清市长林社区殿后村)。小名银奶,谱名常铿。其父南仰周是个生意人,置办下一份小康家业。
南怀瑾6岁开蒙。11岁那年,父亲把他送到乐清第一小学上学。半年后,家中被海盗洗劫一空。
13岁那年,南怀瑾小学没能毕业,只拿了个肄业证书。父亲要他去学木雕或去商店做学徒,他不肯,便在家自修。自修的三年里,他到表哥家听过浙江青田名儒朱味渊(陈诚的老师)的课,父亲还给他请过博古通今的老师叶公恕。
1935年,17岁的南怀瑾和姨表姐王翠凤结婚,并有了长子南舜铨。他听说杭州浙江国术馆是公费,管吃管住,两年毕业后分配到各地当武术教官,便慨然成行。
在国术馆,南怀瑾个头最小,年纪最轻,但功课和武艺都最快最好。此外,他曾到之江大学旁听,觉得大学教师学问不过如此,就再也没有去了。杭州的英文补习班,他也去了几次,觉得太难,就放弃了。从此,南怀瑾一辈子不懂英文。
其间,他读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学丛书”,在文渊阁接触过《四库全书》,在史量才姨太太沈秋水的家庙里,读过一些道家古籍,也曾研习《金刚经》。
1937年,南怀瑾以第一名的成绩从浙江国术馆毕业,获得武术教官的资格。同年,抗日战争爆发,南怀瑾直接从杭州到了成都。
他曾在川康边境举办“大小凉山垦殖公司”,自任总经理兼自卫团总指挥,人数曾多达万余人。但在地方军阀和军统特务的夹击下,不到一年就散了。
不久,经熟人介绍,南怀瑾在成都中央军校任校教育队武术教官和政治指导员,并在青城山灵岩寺认识了袁焕仙。1942年,袁焕仙到成都创办维摩精舍(禅宗道场),南怀瑾辞去中央军校的工作,追随而去。
1949年2月,南怀瑾只身来台湾。不久结婚,后因经商失败,血本无归,负债累累。1955年,他在窘困的处境下,出版《禅海蠡测》一书,却一本都卖不出去。不久,他举家迁到台北龙泉街,住在贩夫走卒喧嚣终日的菜市场附近。在这里,他常右手执笔写书,左手抱着幼子,双脚还要不停地推着摇篮,以防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哭闹。
困顿中的南怀瑾凭着惊人的记忆力,完成了《楞严大义今释》、《楞伽大义今释》两部著作,但少有人购买。窘迫之极的南怀瑾为了生存,一度靠典当衣物为生。
1960年,胡适读了《楞严大义今释》,表示赞许。南怀瑾因此逐渐被人知晓。1963年,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昀聘请南怀瑾担任教授并兼礼学院院长。思虑之后,他接受了教授聘书,附加条件是不到学校上课,由研究生到其家受教。
随后,他在台北辅仁大学开设《易经》课程,古今中外,天南地北,人情世故,讲什么都信手拈来。结果学生一传十,十传百,他的名字不胫而走。每次上课,学生一直挤到窗外。
1966年,声名鹊起的南怀瑾在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邀请下,到台湾三军各驻地巡回演讲。有次在高雄冈山空军基地演讲,蒋介石还亲自到场聆听。
此后,一些台湾政要也都拜在他门下。他每周四给这些政要开特别班,讲课内容偏重于历史哲学的发挥,如《史记》《长短经》《战国策》和《阴符经》等,不谈时政。这个班大约延续了四年,每个周四晚上门庭若市,街前停满了高级轿车,站满了警卫员、勤务兵。
其《论语别裁》1976年出版,到1988年,印行了18版之多,香港、新加坡也争相翻印。于是声名传扬至台湾岛外。
从未拘于书斋
南怀瑾曾说,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学者于丹曾经评价南怀瑾:他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在书斋中做学术研究的人,他是在这个社会上万水千山经历过来的。
除了研究文化布道国学,南怀瑾还是一位实业家。在台湾的30多年里,他开公司、办杂志、成立出版社。后来,还筹资回国建设金温铁路,自己当董事长。
1990年浙江泰顺、文成水灾,南怀瑾捐资救灾,并在温州成立南氏医药科技基金会、农业科技基金会等组织。此外,他还多行义举,曾为厦门南普陀寺修建禅堂,倡建金温铁路,为其家乡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金温铁路的构想,始于孙中山。1912年4月,孙中山乘船来到温州。看到这个富足之地还没有通火车,他觉得很遗憾。
1988年,南怀瑾移居香港,时任温州市委书记董朝才上门拜访,向他提及金温铁路建设。南怀瑾为之所念,与弟子成立香港联盈兴业有限公司,并撰写《对金温铁路的浅见》一文。他向温州市领导建议:“要修建金温铁路,最重要的是海外资金与地方政府合作设立一家铁路公司,拥有独立经营的自主权,打破原有铁路必须由政府或国营企业经营的陈规。”
1992年11月12日,金温铁道开发有限公司成立,香港联盈兴业股份有限公司出资4586万美元,占80%。6天后,浙江省金温铁道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南怀瑾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2年12月18日,金温铁路正式开工,南怀瑾被称为“金温铁路的催生者”。
6年后,金温铁路全线正式开通运行,而在通车前夕,南怀瑾基于“功成身退,还路于民”的想法,将香港联盈兴业有限公司在金温公司的股权全部转让给地方。
南怀瑾辞世后,身居上海的原台湾“中国统一联盟”发起人之一的邓可瑾感伤不已。邓可瑾回忆,20多年前,南怀瑾就不畏人言,为两岸和平发展奔走,虽然临终功亏一篑,但仍然功不可没。
南怀瑾一生致力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论著精湛,弟子无数。但他的政治贡献也很突出。他致力推动海峡两岸和平发展,更一手促成两岸“汪辜会谈”,曾是沟通两岸关系的使者。
1988年,南怀瑾移居香港还不到一星期,当年在成都军官学校时的老同事、民革中央副主席贾亦斌找上门来。贾亦斌此行来香港正是希望借助南怀瑾的影响力,在两岸间搭建一个新的密使平台。南怀瑾不负所望。
南怀瑾弟子魏承思2000年7月撰文披露,两岸密使会谈,南怀瑾曾居间扮演关键角色。在1992年一次会谈后,南怀瑾曾经亲笔起草《和平共计协商统一建议书》,一式两份,交密使分别送达两岸最高当局,提出三条基本原则:一是和平共计、祥化宿怨;二是同心合作、发展经济;三是协商国家民族统一大业。
以感悟激活经典
南怀瑾的晚年期间,将所有精力全部投向大陆,从香港到内地,带着毕生的收藏,装了数十个集装箱。
南怀瑾身上,有颇多争议。学者张中行就专门撰文批评南怀瑾代表著作《论语别裁》,指出该书错误百出;对其举办的太湖大学堂,外界也褒贬不一。
就在2012年6月21日,太湖大学堂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小学举行首届毕业典礼。95岁的南怀瑾端坐台前,与30位6年级毕业生面对面。
这30个孩子被称为首届“南家班”毕业生,他们是太湖大学堂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小学第一届小学毕业生。
学校采取全住宿制度,学生必须学习武艺、静定、野炊、读经等生活课程。老师没电视、学生没电脑,课程是武当拳、咏春拳,读本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百家姓》《菜根谭》。学校没有现代的操场,只有孩子们玩泥巴、野炊的草地。这里没有奥数,但有武术;学习美术,却也教授做饭。孩子们没有考试压力,但有更现实的生活教育。入学后要自己洗衣、叠被,大孩子要帮助低年级学弟学妹,全校就像一个大家庭。
南怀瑾这样解释“实验”的意义:“教育不是管理,而是影响,你们学的重点就是生活的教育,大的照顾小的,爱同学,爱团体,教育的目的是成功做一个人,不是一张文凭、一个学位……不能只学学谋生的技术和知识,把人道人心的本位忘记了,忘记了怎么做一个人。”
南怀瑾共出版儒释道文化著作30余种,经英、法、荷兰等8种语言翻译后在全世界流通。但在2004年,87岁的南怀瑾一次在上海演讲时,对自己的评价为八个字,平生“一无是处,一无所长”。
2006年,在江苏吴江的太湖之滨,创建了太湖大学堂。曾到太湖大学堂听课的银监会副主席郭立根说:“南先生是贯通东西文化、学识渊博的国学大师。”虽总被奉为大师,但南怀瑾一切随性随心。
邓可瑾说,“我缅怀他,不仅是因为他的学术思想、爱国理念,还有他的为人师表。尤其是《论语别裁》中反映的人生观。”南怀瑾潜心向佛,但从不标榜吃素,也不拒绝抽烟。据台湾曾子南文化基金会董事长曾王君回忆,“南先生没有被任何一种知识,或者是一种文化所束缚的。他写了那么多传统文化的书,但在他身上我们却看不到传统文化的后遗症,不做作。”
南怀瑾讲国学常常微言大义,妙趣横生,但“字里行间都能让人晓见”。他的文化思想也影响到了经济界。西方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曾多次到中国向南怀瑾求教,而不少中国企业家则成了南怀瑾的“忠粉”。
在南怀瑾的企业家学生中,海航董事长陈峰被他称为“最言听计从的弟子之一”。“我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从国学大师南怀瑾老师的教诲中,我在逐步征服自己,为社会为众生多做点事。”陈峰说。
对各种评价,南怀瑾本人均持散淡态度。他曾嘱其秘书室代笔表明自己并没有开悟得道,无意成为众人崇拜依赖的对象,从来不想做大师、收徒弟。
学者于丹说,南怀瑾是在传递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举,因为他的著作从来没有站在一个全知视角上去做一个宏大叙事,或从学理角度说自己是多么权威,他说的所有东西都是个人心得。他从来不说自己是全知全能的权威,他用“他说、别裁、旁通”作为自己的书名,就是在表明一种态度,就是真诚地以个人的感悟去激活经典,完成一种个人心得的表达。
于丹说,上个世纪,对于整个中国文化的颠覆、批判是一个主旋律,到了这个世纪我们需要恢复文化中的一些东西。对今天的人来讲,南怀瑾传递出来的态度比他得出的学术结论要更加重要;他表现出来的对中国文化的这种热情,比他的成果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