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之欢(右)带领社区居民制作植物标本。 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本报讯(实习记者 何蕊)昨天,一堂生动的植物科普课在农学院社区开讲,主讲人是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植物研究室75岁的退休教授陈之欢,他带领社区居民捡拾落叶、制作标本,认识身边的花草树木。
10时许,20余名居民从社区服务站出发,绕着小广场四周的大树,一棵棵鉴别。陈之欢迎着阳光举起一片叶子,招呼居民仔细瞧:“大家看,它造型奇特,像三片羽毛,边缘还有锯齿凹陷,是什么叶子?”
陈之欢笑着揭晓答案:“这是构树的叶子,这种树生命力顽强,全身是宝,可以入药、造纸。”他特意提醒,尽管形似山楂果,但构树的果实有微毒,不能随意食用。
在陈之欢的带领下,居民认识了社区里的毛白杨、圆柏、银叶菊等植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属性。冬日里寒风阵阵,但大家的热情始终不减。随后,陈之欢又将课堂从室外转到室内。在社区综合活动中心里,他带领大家用捡拾的落叶制作标本。
自2008年退休后,陈之欢就一直投身社区公益教育,举办公益知识讲座,被居民亲切地唤为“植物爷爷”。“我是一名植物学教师,能为大家做的就是科普知识,我自己也在讲课中收获了很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