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人事调整观察报告:政法系统人事频调 公安首长不再高配

2016-01-04 07:37 来源:财新网

中央政法系统各部门2015年重要人事调整汇总

         2015年倏忽已过。随着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最后一次会议结束,各项人事调整进入收官阶段。自中共十八大至今,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上任已有三年,新的选人用人方针和干部考察思路正逐渐显现。伴随反腐战役深入推进,近90名副省部级干部仕途终结,留待新人接手。

   在5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改小组第12次会议上,习近平呼吁把想改革的干部用起来,争当改革促进派。纵观过去一年的人事调整,一批学有专长的技术型、学者型干部,有多部门、多领域任职经验的“老将”被“用起来”,央地互动、政学交流正在增强。

   在中央机构层面,至少有16个正部级岗位调整,包括中央纪委副书记刘金国、秘书长杨晓超,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黄坤明,中联部部长宋涛,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国家安全部党委书记陈文清,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公安部副部长傅政华等。中组部、中宣部、工信部等部门的副职领导变动频繁。

   在省级地方政坛层面,共有九位新任省级党政“一把手”出炉,过百名省级党委常委职务变动,不少“老将”乃至临近退休年龄的干部仍获晋升,以年龄“一刀切”的选任方式正在打破。湖南省委常委班子变动较大,共有11名新老常委职务调整。青海、浙江两省在2015年“对外输出”三名副省部级干部,全部仕途向好。

  政法系统人事频调 公安首长不再高配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以来,中央政法系统各部门迎来不少新面孔,调整范围包括中央政法委、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最高法等;省级党委政法委书记调整幅度更是超过六成,是中共十八大后调整最大的一年。

   统领全国政法机关工作的中央政法委,成员包括公检法司一把手、国家安全部长、总政治部副主任、中央防范邪教办公室主任、武警部队司令员等,其领导班子在2015年变动颇大,经历“四进三出”。

   2015年1月,中央政法委领导层更新,在2014年冬季履新武警部队司令员的王宁,接替与其对调转任副总参谋长的王建平,循惯例出任中央政法委委员;时任公安部副部长、北京市委常委及公安局局长的傅政华,接替转任中央纪委副书记的刘金国,担任中央政法委委员。

   此后,中央政法委分别从学界、地方吸收两名副秘书长,一是人权学者、中央综治委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徐显明,二是西藏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王双全。徐显明曾任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校长,2013年“学而优则仕”。他也是继姜伟后,中央政法委第二位学者型副秘书长。王双全先后在西藏公检法、政法委、维稳办出任要职,晋升副省部级半年即上调中央,是目前中央政法委领导班子中最年轻的一员。随着两名年轻干部履新,61岁的王其江卸任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

   本届中央政法委领导班子产生以来已有多人调动,这在过去并不多见。根据2013年4月公布的中央政法委新一届领导层名单,书记为孟建柱,十名委员分别是郭声琨、周强、曹建明、周本顺、耿惠昌、吴爱英、李东生、杜金才、王建平、陈训秋,秘书长周本顺,三名副秘书长分别是陈训秋、王其江、姜伟。

   就在新领导成员名单公布当月,周本顺就转任河北省委书记,国务院副秘书长汪永清出任其留下的中央政法委委员、秘书长职务。同时,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的郭声琨任中央政法委副书记。

   此后,名单中的两位十八届中央委员、正省部级干部周本顺、李东生先后落马。2013年12月,时任公安部副部长李东生被查,公安部另一名副部长刘金国补缺兼任中央政法委委员。但刘金国在2014年当选中纪委副书记,很快卸任中央政法委委员。直到2015年初,时任公安部副部长、北京市委常委兼公安局长傅政华接班刘金国,兼任中央政法委委员。

   除了中央政法委,政法系统另一重要部门公安部的领导层,在2015年亦几经调整。

   先后有三名副部长离开公安部,分别是转任中央纪委副书记的刘金国,转任国家安全部纪委书记的刘彦平,转任国家安监总局局长的杨焕宁;同时有两名干部跻身公安部领导层,分别是由公安部部长助理升任副部长的孟庆丰,由广西自治区原党委常委、纪委书记转任公安部纪委书记的邓卫平,两人分别长期任职浙江、福建。

   一直担任公安部副部长的傅政华,在部领导中的排名一年之内三次前移,由第六升至第二。2015年初,傅政华任公安部副部长、北京市委常委及公安局局长,随后兼任中央政法委委员,在公安部领导层的排名从第六前移至第四。3月,他卸任北京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长,并任公安部党委副书记,明确为正部长级,排名前移至第三,仅次于时任常务副部长杨焕宁;9月,官方媒体披露傅政华已任中央610办公室(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并随中央代表团出席新疆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10月,杨焕宁补缺落马的杨栋梁转任国家安监总局局长,傅政华在公安部的排名前移至第二位,仅次于部长郭声琨。

   除了中央政法系统机构,2015年,省级政法委掌门人也有大幅变动。更具标志性意义的是,持续多年的政法委书记兼任公安一把手的局面在省级行政单位终结。

   中共十八大以来,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中,共有19省调整党委政法委一把手,其中11省于2015年集中调整,具体如下:

   部分省份在中共十八大后已两次或两次以上调整党委政法委书记,最典型的是北京。2012年以来,北京市委政法委书记在每年7到8月更换一次,至今已四度调整,吉林(现北京市政协主席)、赵凤桐(现中央纪委驻国土资源部纪检组组长)、杨晓超(现中央纪委秘书长)、张延昆先后担任该职。此外,广东、海南、贵州、黑龙江、青海、宁夏省级党委政法委书记在中共十八大后已两度更换。

   随着人员调整,中共十六大以来逐渐形成的省级党委政法委书记兼任同级公安一把手的局面,在备受争议多年后正式终结。

   2015年6月,时任湖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政协副主席孙建国不再兼任省公安厅厅长,标志着全国省级政法委书记均不再兼任公安一把手。在中共十八大后“中央政治局常委不再兼任中央政法委书记”的背景下,省级政法委与公安一把手终于完成分离。目前,绝大多数省级党委政法委书记由省级党委常委兼任,绝大多数省级公安厅局长高配为同级政府班子副职。

   除了国务院各部委及党中央各部门,中共十八大后中央新成立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亦陆续公布。这些“领导小组”一般由政治局常委或委员挂帅,其中三个新增的“中字头”小组由习近平亲自任组长,分别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

   从公开报道看,至少三名曾长期任职东南部省市的干部获得平调重用,入职上述“中字小组”,分别是:

   6月,52岁的时任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麟,转任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徐麟此前一直任职上海,是上海市人。

   8月,54岁的时任国务院侨办副主任庄荣文,同样转任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庄荣文曾长期任职福建,是福建泉州人;

   12月,56岁的时任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转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陈一新此前一直任职浙江,是浙江泰顺人。

   此外,2014年,时任浙江省委副秘书长舒国增升任中财办副主任。中财办是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的办公室,过去多由总理担任的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该职务目前由习近平担任。

  地方政坛老将进阶 青海浙江成“高地”

   2015年是地方党政高层届中调整年,一批正省级党政一把手到龄退出一线,如辽宁省委书记王珉、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江苏省长李学勇。再加上中央强力反腐,致河北原省委书记周本顺、福建原省长苏树林两名地方大吏落马,过去一年,共有九位省级党政“一把手”履新,包括四位新任省委书记及五位新任省长,其中辽宁、安徽、贵州党政一把手双双换帅。

   九位新任省级党政“一把手”中,有七位是年满或即将年满60岁的“老将”,且多数具有中央部门任职经验。例如技术型干部、辽宁省长陈求发,他在京任职35年,先后在国防科工部门、工信部工作,2013年下派任湖南省政协主席,走出一条“中央-地方二线-地方一线”的升迁之路。贵州代省长孙志刚则在中央部门任职五年后重回地方政坛,他因担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一职为人熟知;福建代省长于伟国有十余年党中央机关任职经验,江苏代省长石泰峰在中央党校任教十余年。

   财新记者将2015年履新的九位省级党政一把手情况汇总如下:

   从全国范围看,现任31位省级党委一把手的平均上任年龄为58.3岁。2015年履新的四位省委书记李希、赵克志、王学军、陈敏尔中,只有陈敏尔的年龄(55岁)低于平均水平。

   同时,现任31位省级政府一把手的平均上任年龄为56.5岁。2015年履新的五位省长陈求发、李锦斌、孙志刚、于伟国、石泰峰,五人的年龄高于平均线一岁到五岁不等。

   从另一个角度看,近两年,“60后”官员群体中鲜有跻身省级党政首长者,大多数“60后”现任省级党政一把手都是在中共十八大前后上任的。例如,上表中唯一一位“60后”陈敏尔,即是在2012年底获任贵州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职务。

   九位新任省级党政“一把手”中,还有两位干部属于“临界提拔”,即福建代省长于伟国、江苏代省长石泰峰。两人已临界副省级干部退休年龄,但搭上晋升正省级的“末班车”,仕途生涯延长至少五年。

   “临界提拔”在中共十八大后并不鲜见。曾长期任职福建的刘赐贵,2014年底从国家海洋局局长一职升任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当时已满59岁。再如,2015年11月履新吉林省委副书记马俊清已满59岁。

   以年龄作为刚性指标任免干部的做法正在改变。在省级党委常委会中,“高龄常委”也纷纷出现,一批58岁的干部跻身省级最高决策层。例如,2015年6月,山东省委常委班子吸收两位“高龄常委”,分别是58岁的时任副省长于晓明、57岁的时任德州市委书记吴翠云,两人此后分别转任省委秘书长、省委统战部长。类此地,现任甘肃省委统战部长王玺玉、江西省委秘书长朱虹、广西自治区党委统战部长李康均属是“高龄入常”案例。

   除了任职年龄“刚性指标”打破,地方政坛格局也正在改变。全国省级政府一把手中的“双非”成员已增至七位,分别是上海的杨雄、四川的魏宏、云南的陈豪、海南的刘赐贵、新疆的雪克来提?扎克尔、安徽的李锦斌、贵州的孙志刚。

   此外,在2015年,还有五位干部在各省级人大、政协升任正省级职务,即新疆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乃依木?亚森,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蒋定之(因“健康问题”回乡任职),分别履新天津、四川、广东政协主席的臧献甫、柯尊平、王荣。其中年龄最小的王荣57岁,柯尊平59岁,距离正省级干部退休年龄还有一段距离,未来仕途仍有发展潜力。

   纵观全年地方高官调动情况,青海、浙江成为“仕途福地”。青海三名副省级干部上调中央,原常务副省长骆玉林转任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原组织部长王令浚转任监察部副部长,原副省长辛国斌转任工信部副部长。

   浙江副省级干部亦延续“高升”势头。2015年以来,该省先后有三名省委常委或重用调离。4月,时任省委组织部长胡和平转任陕西省委副书记;8月,时任杭州市委书记龚正转任山东省委副书记;12月,时任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转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而早在2014年,浙江就有两名高官上调中央,一是原常务副省长蔡奇升任中央正部级要职(具体职务未公布),二是原省委副秘书长舒国增升任中央财办副主任,并明确为副部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