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烈火英雄》杜江:中国队长没有超能力,有的是超人的毅力

2019-08-08 12:55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8日电(记者 乔佳新)电影《烈火英雄》作为献礼片于8月1日正式上映,首日票房破亿取得绝佳成绩,而电影中的“逆行者”——消防战士更让人钦佩不已。近日,《烈火英雄》观影会在北京举行,导演陈国辉、演员杜江、霍思燕与多家媒体进行交流。截至8月7日,这部影片票房已经破8亿。

杜江在接受媒体采访。主办方供图

  这部片子第一个定下来的演员就是杜江。

  导演陈国辉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看了很多杜江以前的影片,他的演绎非常打动我,第一个定下来的演员就是他。”

  《烈火英雄》的故事原型来自2010年大连新港油罐区716火灾爆炸事件,改编自纪实文学《最深的水是泪水》。电影中, 杜江饰演特勤中队长马卫国,在带领队员与大火作斗争时,做出沉着冷静的决定,英勇无畏,最终与队友战胜了熊熊大火。

  影片中没有“超级英雄”,有的只是一副副血肉之躯。一个个“逆行者”用超人的毅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杜江的一句“从我们做消防员的那一天起,我们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瞬间让所有人泪目。

  拍这部戏并不容易。

  在电影开拍之前,所有参演的演员,要提前在消防队里进行训练。对于没有办法参与训练的演员,用导演的话来讲就是,“那就不用来了。”没有经历过消防训练,没有体会真实的消防员的生活,那么演绎出来的人物是没有灵魂的。

  杜江在消防队进行了一百多天的训练,时常与消防员交流,与消防员交朋友,一起观看消防纪录片、火灾新闻,通过这些材料尽可能多地了解这个职业。一百多天的训练,对杜江帮助很大。“如果不通过学习是很难理解的,通过这些耳濡目染的观察,才能在最初始的阶段确定一个人物的表演方向。”杜江说。

杜江在接受媒体专访。主办方供图

  而在影片的实际拍摄过程中,现场带给人的冲击是巨大的。

  “360度的火围绕着杜江烧,中间的氧气很快就没有了,那时候他直接跪在地上呕吐,吐出来的东西都是黑色的。”导演陈国辉当时也被吓得不轻,赶紧将着火面积减小,以保证演员有足够的氧气呼吸。在拍火锅店爆炸的那场戏的时候,杜江亲自上阵,身上没有带多余的保护设备,只是在脸上和脖子上涂了防火油,当爆炸的热浪贴着后脑喷涌而出的时候,当他被炸出玻璃的时候,杜江对消防员的工作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他并不是想逞强。

  “我只是觉得与其说我们扮演着这些英雄形象,不如说是千千万万的英雄形象汇聚在我们这些角色身上,借助我们的身体展示给观众。只有我的每一块肌肉和血液都相信我是一名消防员,在拍摄的时候我才是真的觉得自己在救火现场。”

  “我们的片场就是他们的战场。”

  杜江在演绎一个“中国式的英雄人物”时,有自己的理解,“中国队长没有超能力,有的是超人的毅力。”与美国的超级英雄不同,美国队长单枪匹马力挽狂澜,靠的一身超能的体魄,中国队长带着一群人,关键时刻号召大家团结起来,靠得是使命感和责任感。

  杜江脑海里对平凡英雄的认知,来源于1997年的抗洪救灾、2008年的汶川地震。那时候都是一群群平凡人的队伍,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我们记不清每个人的样子,但他们塑造了中国英雄的形象,从集体到个人,每一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都是非常大的。”

  《烈火英雄》剧照,杜江饰演的马卫国在救援成功后含泪吃鸡腿。片方供图

  救火成功后吃鸡腿那场戏,被不少人认为是杜江在整部影片中的高光时刻。

  那场戏是救灾现场的最后一场,天蒙蒙亮,光线透过浓烟丝丝缕缕地照在废墟之上,旁边是牺牲的战友的头盔,那个被大家认为是“逃兵”的战友,在最后一刻带着水枪来救火,最终牺牲在火海之中。杜江饰演的马卫国吃一口鸡腿,就给兄弟留一口。

  “所有的英雄和普通人都一样,具备着人性的一切缺点和弱点,也会害怕、退缩,也会有各种情绪,但关键时刻他们会放下这些。”每一个被称之为英雄的大人物,其实都是平凡的小人物。他们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

  可他一直担心大家不记得英雄。

  杜江小时候一想到英雄,是孙悟空、董存瑞、黄继光,在人生的一个阶段,他是被这些英雄人物的形象滋养的。但他也知道,如今的年轻人,跟他们这代人的观影习惯是不同的,现在的孩子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提到英雄时,可能会说钢铁侠、美国队长。他认为社会生活中的真实英雄,也应该出现在孩子身边,让他们知道生活中的英雄还有消防英雄、解放军英雄,未来应该是一个多元共荣的世界,英雄有很多面很多种,平凡英雄也很伟大。

《烈火英雄》剧照。片方供图

  在采访过程中,很多女记者说自己从头哭到尾,眼泪止不住地流。杜江长舒一口气说,很多男孩子也哭了,大家为消防员留的泪水太多了,如果能通过眼泪,能够给消防工作真正的理解和关心,是比流眼泪更有意义的事情。

  杜江给大家讲了一个在消防训练中听到的故事。

  有一次四个消防战士开了一台消防车赶往火灾现场救火,在距离受灾现场两公里的高速公路上,前面的路被车辆堵住了,而应急通道也被私家车占的满满的……就剩两公里可就是到的不了现场,无奈之下四名战士手拿两百斤的设备,徒步跑了两公里,等到了现场,发现一切都已经晚了。

  杜江说,如果所有人多理解一点,消防意识再提高一点,每人进步一小步,那在突发事件中就有更多人会获救。好习惯的养成是每一个人和整个社会的责任,也许会伴随着阵痛,但一定会有进步。
  正因为所有人都有责任,杜江才更想履行好自己的责任。通过努力,塑造好这个平凡的英雄角色。通过自己的表演,能够带给别人引领作用,是他觉得最有意义的事。

  影片上映之后,杜江收获了很多评价。有人说他哭戏戳心,有人说他演活了马卫国,还有人评价他进化成了标准的铁血硬汉。

  但杜江最喜欢的,是一位消防员对他的评价——“你像一个消防员。”

  这对他来说是最大的认可。

作者:乔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