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会热议‘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这个说法符合实际吗?对此您怎么看?”6月15日下午,国家统计局官网发布该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对近日热点的回答,首次对这一问题作了回应。
“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的说法出自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记者会。5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说:“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疫情过后民生为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资料图片,来源:国新办网站)
“关于6亿人每个月人均收入1000元,可以从全国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数据得到印证。”付凌晖说,按照住户收支调查,全国家庭户样本可以分为五个等份,分别是低收入组、中间偏下收入组、中间收入组、中间偏上收入组、高收入组,每等份各占20%。其中,低收入组和中间偏下收入组户数占全部户数比重为40%。五等份住户收支调查数据刊载在《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摘要》等统计资料上。比如,《中国统计年鉴2019》第171页有2013-2018年的住户收支调查表,《中国统计摘要2020》第59页有2014-2019年的住户收支调查表。
据付凌晖解释,根据2019年相关数据,低收入组和中间偏下收入组共40%家庭户对应的人口为6.1亿人,年人均收入为11485元,月人均收入近1000元。其中,低收入组户月人均收入低于1000元,中间偏下收入组户月人均收入高于1000元。
他说,这些数据反映了党的十九大所指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广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相当一部分居民收入水平依然偏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任务十分繁重。同时也应当看到,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低收入和中间偏下收入群体转化为中等收入群体。我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发展未有穷期。下阶段,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大力稳企业保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决战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付凌晖还介绍,2020年5月,中国经济继续呈现恢复态势,总体符合预期。也要看到,尽管5月份主要指标继续改善,但从当月看不少指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从累计看多数指标仍在下降,表明疫情冲击损失尚需弥补,经济还未回归正常水平。当前境外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冲击继续发展演变,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国内经济恢复仍面临压力,推动经济全面回归常态化增长需付出更大努力。
针对当前备受关注的保就业问题,他介绍,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调查失业率略有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运行逐步改善。生产需求持续好转,为就业规模扩张、就业保持稳定奠定了基础。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连续2个月增长,服务业生产由降转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降幅和固定资产投资累计降幅均连续收窄。二是就业优先政策成效显现。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着力稳企业保就业,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鼓励多渠道灵活就业,有力保障了就业大局稳定。三是员工复岗情况持续好转。快速调查显示,5月底6月初,员工复岗率超过80%的规模以上企业比重比上次调查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服务业企业比重分别提高0.6、1.7个百分点。
他说,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尽管调查失业率略降,但就业压力仍不容忽视。一是就业总量压力较大。受疫情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突出,招聘用工需求下降,一些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疫后恢复较慢,吸纳就业受到一定影响。1-5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460万人,同比少增137万人。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高于上年同期0.9个百分点。二是就业不充分现象较为明显。5月份,约1.2%的就业人员处于在职未就业状态,高于往年正常水平;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比上年同期减少0.2小时。三是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压力仍大。5月份,全国20—24岁大专及以上人员(主要为新毕业大学生)调查失业率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上升1.7、3.3个百分点。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874万,创历史新高,随着高校毕业生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失业率可能继续上升。下阶段,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大力度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加强政策协同配合,拓宽重点群体就业渠道,强化民生兜底保障,促进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据国家统计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