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华章丨他们给大江大河装上千里眼和顺风耳

2025-09-24 16:14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与洪水的赛跑,河海大学已经接力了七十多年。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河海大学的前身华东水利学院汇集了一批优秀的水文专家,开始探索适合中国江河特点的预报方法。水文作为防洪抗旱减灾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技术服务对防汛减灾工作意义重大。河海大学杨涛教授带领团队研发了微波降雨监测技术,围绕流域和城市洪涝灾害预报预警及智能分析计算,形成了实时、高效、专业化的全国洪涝灾害风险预报技术体系。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副教授师鹏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微波降雨监测技术属于较为前沿的技术,相较于传统监测技术,大幅提升降雨监测时空分辨率,能够为城市内涝、山丘区和流域性洪水提供预报预警,并支撑洪水演进推演,最终服务于科学调控和降低防洪减灾损失。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都水利枢纽五周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今年正值河海大学建校110周年,作为一所百年学府,河海大学始终秉承“兴学育才、治水兴邦”的使命担当,以“水”育人,唱响“青春之歌”。青春华章,江河有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走进江苏多地,深入以水为缘、因水而兴的河海大学,展现“水韵江苏”的时代风采。(见习记者 曹伟 记者 刘洪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