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4月3日电(实习记者 刘雅欣 记者 任洁)“那边有烟,马上赶到!”福建省上杭县,正在受访的护林员李发祥中断了记者的采访,迅速拿起对讲机联络相关负责同事进行处置,记者算了一下时间,从发现火情到指挥完毕,前后时间甚至没有超过2分钟。
仅凭目测,李发祥便判断出这是一起违规农事用火。他一边观察情况一边对记者解释称:“那是田里面用火。通过对讲机,我们指挥部会派人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我们对周边的地块都很了解,凭借多年的经验就可以知道起火地点属于什么区域。不信你可以通过望远镜看过去,看得都很清楚。”
李发祥发现的起火地点。刘雅欣 摄
近日,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组织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媒体行”主题采访活动,媒体一行来到福建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作为5A级旅游区和红色圣地,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86%。春季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临近清明,无论是祭祀用火还是农事用火,古田镇的防火压力都不言而喻。而今年将满五十三岁的李发祥,已经将这份沉甸甸的担子扛了快二十年。
古田镇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刘雅欣 摄
作为护林队长和半专业森林消防队长,李发祥的足迹遍布全镇31个行政村、48万亩山林。平日里,他不仅负责防火宣传、隐患排查、野外用火巡查等工作,还会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据悉,李发祥的妻子蓝素珍也于2018年加入了林业队伍,担任炊事员。在防火紧要期,夫妻二人共同坚守岗位,形成“夫妻护林岗”的佳话。2020年10月,李发祥因工作突出,荣获“龙岩市最美护林员”称号。
李发祥正在瞭望台上讲解森林防火工作时,无人机在上空巡察火情。 刘雅欣 摄
“我做的工作其实很平凡,我喜欢看着山山水水一片绿。在这里上班感觉很快乐,也没有什么思想包袱。”据悉,李发祥是上杭庐丰人,自2006年4月加入护林员队伍以来,他便一直守护着古田红色土地的生态安全,从“庙金山”到古田会议会址后山,处处都可见他的身影。李发祥对记者表示,每天早上起来看到这片安静祥和的村落和青山,就感觉自己做的工作是有意义的,没有白费。
瞭望台下的警示牌。刘雅欣 摄
近年来,在各级森防指和应急管理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古田镇因地制宜,建立了“一个指挥调度中心、一个中心区域重点瞭望台、四个片区集中待命”的工作机制。得益于此,近十年来,古田镇辖区内没有发生过一起较大森林火灾。
赖坊村“云上境”瞭望平台。刘雅欣 摄
走过漫漫石阶,记者跟随李发祥登上了赖坊村“云上境”瞭望平台。据介绍,这里的瞭望平台与无人机巡察监控平台高效配合,在高森林火险期和重要时段,严格落实专项值班制度,每日安排两名护林员全天候进行森林防火动态监控,并安排无人机操作人员对重点地段、林区巡飞巡察,两者协同运作互通,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火情苗头。
两名护林员正在进行森林防火动态监控。 刘雅欣 摄
当被记者问及是否会有职业病的时候,李发祥坦率地点点头,刚想回答,便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对于类似的火情,李发祥解释称,正常来说有规定用火的时段,他们会帮助村民专门焚烧秸秆等容易引发火灾的农用废料,不仅安全,也有助于病虫害的防治,但往往有部分村民嫌麻烦,选择自行点火烧掉,这就成为了森林火灾的隐患,在处理完毕后,他们也会找到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
好在发现及时,这起火情被很快扑灭了。看着那阵烟慢慢变小,李发祥这才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上,他表示一看到哪里有烟,他们就会下意识去判断这属于什么性质的烟。“可能这就是你说的职业病吧。”
后续处置该起火情的护林员。李发祥供图
不仅是李发祥,这些年来,许许多多的护林员和消防队员始终坚守着林业防火一线,正是这些平凡的普通人守护着古田红色土地的生态安全。据介绍,上杭县森林火情连续6年保持低位平稳,未发生“隔夜火”和人员伤亡事故,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