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打拐”需制度给力

2011-02-09 07:52 来源:互联网

毕晓哲

  1月25日晚,于建嵘在微博上开通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官方账号,表示“希望大家见到街头乞讨儿童就拍照或录像”,并发布到微博上,希望借微博力量,寻找那些被拐卖乞讨的儿童。截至发稿时止,“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已有粉丝7万余人,据统计,共有近千张网友街拍乞讨儿童照片被发布在该微博上。(2月8日红网)

  由知名学者于建嵘发起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行动,巧妙利用了时下最新颖和新兴的传播媒体微博,在短时间内引来广大网民的关注和参与,体现了“微博解救解救乞讨儿童”行动的巨大前景和社会价值。然而,从现实来看,这样的一个借助于微博开展的“解释乞讨儿童平台”,囿于诸多原因其前景并不明朗。一者,一个基于学者的热情和正义驱使的行动,会不会像一些新闻热点事件那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关注度的降低,“热火”一段时间内最终“淡出”?如果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其价值和意义就将是有限的。

  二者,正如一些理性人士置疑的那样,一个缺乏专业人士参与的“解救行动”会不会“伤及无辜”?一个以微博为平台的解救行动,虽然符合社会正义但真正解救乞讨儿童的法定主体却是相关政府机关?一方面类似行为或可凸现政府缺位,但另一方面是不是“微博行动”本身就是一种“越权”?三者,解救乞讨儿童的程序是怎样的?微博关注和解救乞讨儿童这是时下的新鲜事物,也有法律的框架和规定,又如何保证其持续性和有效性?等等,这都将是摆在“微博解救乞讨儿童行动”之上的尴尬现实。

  就此,笔者认为这样的一个符合社会正义的行动或行为,如果不是仅仅昙花一现的哗众取宠,就必须从制度上“给力”。值得欣慰的是,这一行动已得到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注。学者于建嵘声称,全国人大代表迟夙生和全国政协委员韩红已与他联系,就未成年人乞讨的救助问题,将分别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提出议案和提案。这或将是从制度上让乞讨儿童真正“回家”、不受戕害的契机。同时,最关键的是还需要对产生乞讨儿童的保障制度上“打补丁”。不排除部分城市乞讨儿童的确是源于家庭贫困或自身病痛等不到有效救助的现实,如日前被媒体披露的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宫小村及其附近地区,在当地是个出名的长期大规模拐卖儿童,逼迫儿童乞讨的据点。除与个别人道德方面的沦丧之外也与经济上的贫困贫乏息息相关。这就需要采取标本兼治原则,一方面让这些乞讨儿童或受虐儿童得到及时救助,另一方面还需要消除乞讨儿童被挟迫或生活无着的源头。

  解决乞讨儿童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仅靠一个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平台和有关部门的付诸行动还是远远不够的。除了尽快以立法形式专门就流浪儿童、乞讨儿童进行保护之外,更应通过制度的构筑,从根源上消灭产生乞讨儿童的社会土壤。

 

·福州千年法海寺火灾 大殿法堂被大火烧塌(图)
·贝卢斯科尼或又陷裸照门 照片起价100万欧元
·李嘉欣剖腹产子 微博“发功”迎接小生命(图)

·姚晨前夫就离婚道歉:希望大家不要对婚姻绝望

·春晚流行语比节目更给力:此处省略N个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