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那个不可征服的“盲”人

2012-05-26 21:30 来源:中国青年网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可能显出生命的价值。”--海伦·凯勒  资料图

  上个世纪,一个特殊而又伟大的生命以其勇敢和坚毅震撼了世界:她在无光、无声、无语的黑暗和静默之中度过了80多年的生命历程。而正是这样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不但没有被打垮,而且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的盲人,努力帮助他人走向光明。

  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无限光明的女性。

  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的帮助下,掌握了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等五种语言,并从哈佛大学德吉利夫学院毕业。

  她毕生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四处奔走,建立起多家慈善机构,成为19世纪美国著名盲聋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

  海伦·凯勒也被视为19世纪最富感召力的作家之一,她的一生共写了14部著作,其中最著名的主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故事》、《我的老师》等。

  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美国“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获评“世界十名杰出妇女”称号。

人生最大的灾难,不在于过去的创伤,而在于放弃未来

  1880年6月27日,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塔斯比亚城。小时候的她曾是个让母亲骄傲的孩子。

  一天傍晚,母亲想在太阳落山之前给小海伦洗个热水澡。当母亲把海伦从浴盆里抱起来的时候,发现她的目光被地板上摇动不定的树影吸引了:她的眼珠一动不动的盯着,还伸出小手拼命挥舞,似乎想要抓住那飘忽的影子一般。母亲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而失了手,小海伦由于过度前倾滑倒在地,哇哇大哭。母亲一边抱起她,轻声地安慰她,让她停止哭泣,一方面吃惊于一个刚满周岁的婴孩,却有着如此灵敏的观察力和求知欲。树影对于成年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景色,没有人去特别地留心,而这个孩子竟有如此细腻的观察能力,甚至想用自己的肢体去感受这变化的奇妙。这是一个多么天赋优异的孩子啊!海伦父母自此对她的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海伦成了他们的骄傲,每当亲朋好友来做客,小海伦的聪明可爱便是谈论不完的话题。

  然而,正当小海伦的父母沉浸在女儿聪慧过人的喜悦中时,上帝跟他们一家开了个巨大的玩笑。一岁半时,海伦·凯勒突患猩红热病,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当她苏醒过来,已经变成了一个双眼失明、双耳失聪的孩子。从此,小海伦便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小海伦脾气变得暴躁起来。而海伦妹妹的诞生也让她产生了自己的宠爱被分走了的失落感。小海伦在黑暗中挣扎、哭泣,父母也陷入了深深的绝望。由于没有特殊儿童教育的经验,小海伦父母对她的教育茫然无措。他们也是慢慢地在无数次失败的痛苦中渐渐摸索出了理解和教导海伦表达自己想法、需求和心情的肢体语言。在之后的日子里,小海伦开始用自创的手语和家人沟通,但随着年岁的增长,简单的交流已经不能满足她。为了让女儿能够接受更专业的教育,同时也为了让更多的人与海伦交流,7岁那年,她的父母在家庭医生的协助下,邀请柏金斯盲人学校的安妮· 莎莉文老师来当她的启蒙导师。

  安妮· 莎莉文老师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海伦的一生。

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要靠心灵去感受

  海伦失明后桀骜不驯的性格使得安妮起初的教学并不顺利,但是通过接触,两人相处日渐融洽,这使得教学进行得愈发顺利。海伦进步飞快,很快学会了系统的手语和盲文。安妮耐心地教会她用触觉去感受物质,为了让她日后能够与人交流,她努力教授海伦说话,为此还特地找了一位专家教导海伦利用双手去感受别人说话时嘴型的变化,以及鼻腔吸气、吐气的不同,来学习发音。然而,一个人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要想与他人进行有声语言的交流几乎不可能,因为每条出口都已向她紧紧关闭。但是,海伦是个奇迹。她竟然一步一步从地狱走上天堂,当然,这段历程的艰难程度超出任何人的想象。

  她学发声,要用触觉来领会发音时喉咙的颤动和嘴的运动,而这往往是不准确的。为此,海伦不得不反复练习发音,有时为发一个音,就要练上几个小时。失败和疲劳使她心力憔悴,坚强的她也曾为此流下过绝望的泪水。可是她始终没有退缩,夜以继日地刻苦努力,终于学会了说话。她不仅能和普通人正常的交流,她后来还开始学习外语,掌握了五种语言。

  安妮老师创造的另外一个奇迹,就是她教会了海伦写字,也许她当时自己都不知道,由于她的耐心和努力,世界上多了一位伟大的作家。安妮通过将手的接触体验与书写的感觉相结合,通过多次重复和强化,使海伦建立起文字和实体的联系。为了让海伦学会“水”这个字的书写,她把小海伦带到喷泉边,让清凉的泉水喷溅到海伦的手心上,也正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把语言的秘密突然揭开了。海伦终于了解到了水这种物质的感觉,也牢牢记住了“水”这个字。海伦日后回忆说:“这个字唤醒了我的灵魂,给我以光明、希望和快乐。”

我努力求取知识,目的在于希望日后能使用,为社会贡献一点力量

  1894年夏天,海伦出席了美国聋人语言教学促进会,并被安排到纽约赫马森聋人学校上学,学习数学、自然、法语、德语。在纽约期间,海伦不仅掌握了德语和法语,还结识了许多文学界的朋友,如马克·吐温和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等,这些经历为海伦日后立志走上求学之路起到了重要作用。1898年,海伦·凯勒进入了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女子学校。1900年她申请进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就读,这对于一个失明和失聪的人而言,可说是创造了奇迹。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以特殊方式安排了她的入学考试:试题使用的是盲文,海伦先用手摸凸起的盲文题目,然后用打字机回答问题。考试时间前后一共用了9个小时,海伦·凯勒各科考试全部通过,英文和德文还得了优等成绩。于是同年秋季,海伦·凯勒得以进入梦想中的哈佛大学。1904年她以优异成绩取得文学学士学位,并成为首位毕业于高等院校的聋盲人。

  而这些年来,安妮· 莎莉文老师一直留在海伦·凯勒身边,对海伦不离不弃,教科书与上课内容都是她写在海伦的手掌上,以便让她了解其内容,因此海伦一生都十分感激她。 

  1906年,海伦·凯勒被任命为马萨诸塞州盲人委员会主席,开始了为盲人服务的社会工作。她每天都接待来访的盲人,还要回复雪片一样飞来的信件。后来,她又在全美巡回演讲,为促进实施聋盲人教育计划和治疗计划而奔波。

  1915年,她与人联合创办了海伦凯勒国际(简称HKI),协助政府开展防盲工作,着重于帮助盲童融入社会主流的教育以及使成年盲人得以独立生活的康复训练等工作。HKI还涉足发展中国家,增强发展中国家制定相应的规划。她还从事对营养不良及由维生素A缺乏所引起的干眼病、沙眼及其它传染性眼疾的研究和防治项目,同时也为白内障致盲复明提供手术服务。

  1921年,她终于如愿成立了美国盲人基金会民间组织。海伦是这个组织的领导人之一,她一直为加强基金会的工作而努力。1924年她又组成海伦·凯勒基金会,并加入美国盲人基金会,作为其全国和国际的关系顾问。其后,她在国际狮子会的年会上演说,她要求狮子会成为“协助失明人士战胜黑暗的武士”。她说:“我为你们开启机会的窗,我正敲着你的大门。”

  1946年海伦任美国全球盲人基金会国际关系顾问,并开始周游世界,先后访问了35个国家。她尽力争取在世界各地兴建盲人学校,并经常去医院探望病人,与他们分享她的经历,给予他们生存的意志。她同时亦为贫民及黑人争取权益,提倡世界和平,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到全球各地发表演讲,为盲人聋哑人筹集资金。二战期间,她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到人们的尊敬,成为全世界很多人的楷模。她获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海伦把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联合国曾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号召全世界人民向她学习。1953年,反映凯勒生活和工作的记录片《不可征服的人》在美国上映,引起巨大反响。1955年,她荣获哈佛大学的荣誉学位,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受此殊荣的妇女。1964年她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1965年被评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1968年6月1日,海伦·凯勒──这位谱写出人类文明史上辉煌生命赞歌的聋哑盲学者、作家、教育家,在鲜花包围中告别了人世,享年88岁。

  然而,她那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她那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却永远载入了史册,正如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所言:“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像明天就要失去那样去利用你的眼睛

  海伦·凯勒一生一共写了14部著作,包括:《我的生活故事》、《我的世界》、《我的老师》、《石墙之歌》、《冲出黑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大学期间发表了处女作《我的生活故事》。作品一经发表,立即在美国引起了轰动,被称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出版的版本超过百余种,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这些作品中,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海伦·凯勒虽因自幼因病成为盲聋人,但她自强不息,克服巨大的困难读完大学,一生撰写了十几部文学作品,同时致力于救助伤残儿童、保护妇女权益和争取种族平等的社会活动。她给世界以爱心,世界回报给她崇高的荣誉。1919年,海伦·凯勒的故事被好莱坞搬上银幕,由她本人主演,有关她伟大人生的电影至今仍然被播放和重拍,激励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有人曾如此评价她:“海伦·凯勒是人类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人类善良的表现,相信她的事迹能成为后世的典范。”

  海伦·凯勒说:“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虽说身体的缺陷会让残疾人比健全的人在社会上处于弱势,但海伦·凯勒却凭着自己的乐观和毅力,克服了身体的残疾,让世界为之震撼。当下的我们又怎能在拥有着青春和健康的同时而不去奋斗?

  “我只看现在我拥有的,不看我没有的,对于凌驾命运之上的人来说,信心就是生命的主宰,黑暗将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使人更加喜爱声音,把活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海伦·凯勒的一生是不平凡的,她给予人们极大的鼓舞,使那些虚度光阴的人万分悔恨。一个人做事能不能获得成功,不是在于客观条件的好坏,而是在于主观付出的多少。海伦不仅是一个奇迹,她成功的背后,是我们看不到更想象不到的努力与辛酸。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人的潜能无限,只看你敢不敢去尝试,会不会去奋斗。成功就在脚下,勇敢向前,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我们每天都应该仔细思考并认真回答海伦曾提出这样一来的问题:“假如你的眼睛明天将要失明,你今天要看什么?” (中国青年网记者 吕芮光 张岩编写)

  更多内容,请上中国青年网浏览:

  《青春励志故事:海伦·凯勒》(http://qclz.youth.cn/hlk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