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汉 资料图
在维汉村,流传着这样的故事。
李维汉从小就喜欢行侠仗义,有一次几个无赖少年打一个穷孩子,正好被小维汉看到。他觉得欺负穷人家孩子很不公平,急忙上前劝说,但无赖们根本没有把他放在眼里,继续殴打。见劝说没用,小维汉急了,最后出手相助。那帮少年无赖仗着自己人多,起初并没有把小维汉当回事儿,但是打斗过程中完全被他不要命的气势给镇住了,只好灰溜溜地罢手……
虽然小维汉帮助那名穷苦孩子把无赖打跑了,但自己的衣服也被扯烂了,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多处是伤。回到家后,小维汉的母亲误认为小维汉在外惹事打架,把这事告诉了他的父亲,小维汉被父亲狠狠地打了一顿。几天后,被打的那名穷苦孩子把在外受气挨打和小维汉出手相助的情况讲给自己的爹娘听,他的父亲马上到小维汉家道谢。这时,小维汉的父亲才知道是自己错怪了儿子。
故事中的小主人翁,就是本期的青春励志人物: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德高望重的老一辈社会活动家——李维汉。
新政协会议功臣
李维汉,1896年6月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县莼阳乡(今高桥乡)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1917年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8年4月,与毛泽东、蔡和森等发起成立新民学会。1919年他赴法国留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2年,李维汉与周恩来、赵世炎等组织旅欧少年中国共产党。不久回国,于年底由毛泽东、蔡和森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3年春,李维汉接替调中央工作的毛泽东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中央临时政治局第一次会议选举他和瞿秋白、苏兆征为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央巡视员、中共江苏省委兼上海市委组织部长、书记。1931年赴莫斯科学习。1933年回国后赴江西苏区,历任中央组织部干事、部长。
1948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筹建之际,李维汉受命主管新政协的筹备工作,为新政协会议的胜利召开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全国各阶级阶层人民联合起来,巩固与扩大统一战线,为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并且提出了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
为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中央统战部同部分民主人士符定一、吴晗、周建人等商讨,提出 《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的文件草案,并报送中共中央。
从1948年秋开始,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陆续从全国各地和海外进入解放区。一个规模巨大、推动新中国诞生的新政协运动在全国兴起。为了与各民主党派交换意见有一个可供讨论的文本,中共中央在1948年10月上旬就开始起草共同纲领草案。起草工作由李维汉具体负责。
李维汉说:“关于民主党派参加新政协并将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各项职务,所有这些,标志着民主党派地位的根本变化。他们不再是旧中国反动政权下的在野党,而成为新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参与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共产党一道担负起管理国家和建设国家的历史重任。”从此,各民主党派走上了新的历史道路。
1949年5月下旬,周恩来、李维汉代表中共中央分别同在北平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人民救国会、上海团联等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负责人频繁接触,商议通过成立新政协筹备会来进行各项筹备工作的问题。
1949年6月11日,李维汉出席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预备会议。会议商定参加新政协筹备会的单位为23个,共134人,并确定筹备会常务委员会人选等。1949年6月15日,第二次预备会通过新政治协商会议议事日程等案。李维汉出席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筹备会常委会,李维汉被推选为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会秘书长,并兼任第一小组组长。
第一小组的工作是负责商定参加新政协的单位及其代表名额和名单,这是一件非常复杂和细致的工作。按照新政协筹备会组织条例的规定,对所有提名都要进行逐个审查。为了做好这项工作, 李维汉广泛接触各方面人士,多方面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时常为了某一个代表人选的适当与否而多次函电往返。多方协商斟酌再三,费时达数周之久。
李维汉同时还和许多要求参加新政协的党派、团体和个人分别谈话,向他们反复地进行说明解释。前后经过三个多月的协商、酝酿,终于确定了一份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地区、军队、人民团体和特别邀请的5个方面、45个单位662位政协代表名单。
这个名单具有极大的代表性和广泛性,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在爱国主义基础上的空前大团结。李维汉为筹备新政协做了大量工作,周恩来在总结新政协筹备工作时说:“维汉同志出力最大。”
新中国第一任统战部长
1948年10月,中共中央将中央城工部改组为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李维汉担任部长,主管统一战线工作和筹备召开新政协的具体工作。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李维汉于3月10日抵达北平,开始逐个走访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谭平山、周建人、马叙伦、蔡廷锴等民主人士,向他们阐述了中共的方针政策,并分析介绍了当前的形势,回答了他们提出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问的反复协商和交换意见,对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取得了比较一致的认识,为统一战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李维汉继续担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他还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政务院秘书长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其主要任务是主管统一战线工作和少数民族工作。
在统战工作上,他系统地调查了中国国家资本主义问题,提出经过由低级到高级的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主要是经过公私合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和和平赎买,逐步完成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1950年3月,在中央领导下,李维汉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他在会上作了题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形势与新任务》的报告。报告指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开始转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要进一步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肃清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和封建主义以及国民党反动派的残余,恢复发展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与文化,为进入社会主义创造条件。这篇经中央审阅的报告,曾成为建国初期统战工作的一个根本指导性文件,在一个想当长的时间内,发挥着其重要历史作用。
李维汉在少数民族工作方面同样做出了很大努力。他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倡议者和坚决贯彻者。他主持制定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和《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经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实施。还主持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51年5月,作为中央人民政府首席全权代表与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谈判,达成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宗教工作上,他提出宗教具有群众性、长期性、国际性、复杂性和民族性的特点,必须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改革宗教中的压迫剥削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制度。
身陷逆境 赤诚爱国
1962 年后,“左”的指导思想在党内又开始抬头,中央统战部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在部务会议范围内开展了政策、思想检查。特别是对李维汉从1956年来在统战工作和民族工作的政策研究过程中所提出的理论观点,不点名地进行了批判。会议先后开了40多次,历时半年之久。
1964年5月,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国会不会出修正主义,会不会出赫鲁晓夫的问题。会后,中央统战部便开始了对李维汉的第二次批判。1964年l2月25日,李维汉被撤掉中央统战部部长职务。在第三届全国人大和四届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又被撤掉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常委、副主席的职务。李维汉被迫离开了工作岗位。
十年动乱,李维汉受到了林彪、“四人帮”的残酷折磨,他被批斗40余次,关押8年之久。1975年又被流放到湖北咸宁,直到“四人帮”被粉碎后,才重获新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统战部成立专门小组对李维汉问题进行复查,为李维汉平反并恢复了名誉。
此时,他已经是83岁的老人了。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作为中央组织部顾问的他,根据自己长期革命斗争的经验,仍多次向党中央和中央领导同志提出一些重要建议,受到中央的重视和采纳。
1983年4月,中央统战部召开建国以来第一次统战理论座谈会,86岁高龄的李维汉,不顾年迈体弱,仍坚持亲自撰写提纲,到会作了近三个小时的统战理论问题报告。
带病工作 为党倾尽一生
李维汉职务很高,但他一直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把处理好人民来信看成是倾听人民群众呼声的重要途径。
李维汉晚年从事长篇回忆录的写作,工作十分繁忙。他已80多岁高龄,要完成计划中的100多万字的文章,时间对于他来说实在太宝贵了。在这样一刻千金、分秒必争的情况下,老人处理人民来信却—丝不苟。在他的办公室里,各类来信日日不绝,一个月就有百余封。处理这么多信件,他虽感吃力,但仍把它作为一件重要的工作,那么专注地、认真地去完成。 在诸多的来信中,他最重视的是申诉信件,特别是曾与党合作共事过的爱国民主人士的冤、假、错案。
知情者最了解李维汉1978年的情况,他遭受“四人帮”的残酷迫害、身陷囹圄8年多后,刚从遣送地湖北咸宁回京。尽管坎坷的生活使他患上了结核性腹膜炎,病况严重,身体极弱,但他仍强撑病体,处理了一封封人民来信。 1983年夏,一位姓张的归国华侨为其子女上大学的有关问题来京上访,给他写了一封申诉信。李维汉委托他的儿子数次去张同志的下榻处,询问了解情况,并及时将这一问题转报有关部门。当了解到这位张同志的要求不符合有关政策时,李维汉又委托办公室工作人员再次去张同志处,向他详细解释了有关政策,使这位同志深为感动。
1984年初,李维汉病重住院,遵医嘱暂不会客。一位湖北来的同志来到医院,要求将一封申诉信呈送李老,经警卫同志说明情况后即离去。警卫随即将此事报告李老。李维汉批评了警卫,要他立即将信追回。李维汉细致地看了来信,立即将信批转有关部门。 李维汉在晚年把写作回忆录当作为党工作的最后努力,为此倾注了许多心血。有时为了弄清一个问题和史实,他不断地找人谈话,开小会,下去调查。他病逝前3个月,插着氧气管,还在病榻上修改回忆录的文稿,直到l984年8月与世长辞。
他经常对人说:“为什么说老干部是宝贵财富?我想有两条,第一条是保持革命晚节,做一个像样的、合格的共产党员。第二条就是应该多收集一点党的、革命的历史资料,交给党,为将来写好中共党史做点贡献”。
浸透着他数年心血的长达68万字的回忆录《回忆与研究》,已于1986年出版发行了。在此之后,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李维汉选集》。这些著作是李维汉留给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名字以及他为党的统一战线事业所立下的赫赫功绩也将永远镌刻在全国人民心中。 (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哲)
更多内容,请上中国青年网浏览:
《青春励志故事:李维汉》(http://qclz.youth.cn/l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