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玉宏(前)和小伙伴们“走”在上学的路上。团宜宾市委供图
【核心提示】在四川,一个年仅10岁的农村孩子,在他未满1岁时,因一次高烧导致病情加重而让他患上了小儿麻痹症,从此他再也无法正常行走。为了求学读书,他选择倒立着用手走、爬着走、拄着拐杖走……每天咬牙坚持6个多小时,才能“走”完上学往返的路程。他的名字叫颜玉宏。
走路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上学是每一个孩子应该经历的过程,然而,这两件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对于来自四川屏山县屏山镇蒋坝村的颜玉宏来说,却有些遥不可及。
颜玉宏,一个年仅10岁的农村孩子,在他未满1岁时,因一次高烧导致病情加重而患上了小儿麻痹症,从此他再也无法正常行走。为了求学读书,他选择倒立着用手走、爬着走、拄着拐杖走……每天咬牙坚持6个多小时,才能“走”完上学往返的路程。就是这个身残志坚,执着实现自己读书梦想的“倒立男孩”的故事,已感动了无数人……
痛并快乐的上学路
每天早上6点,颜玉宏便从床上爬起来洗漱,为了保证能按时到校上课,他要比正常孩子起得更早一些。7点15分,颜玉宏便拄着拐杖出门了,姐姐拿着两人的书包,而奶奶就跟在姐弟俩的身后。
一条很窄很滑的田坎毛坯小路,是颜玉宏从家到学校的必经之路,一到这里,奶奶便要背着小玉宏走过去。只要走过小路,小玉宏便赶快让奶奶放自己下来,生怕把奶奶累坏。
倒立着用手走、爬着走、拄着拐杖走……颜玉宏有好几种走路方式。路上有很多碎石子,颜玉宏的手被磨痛了就把鞋子套在手上继续“走”,实在累得不行了才让奶奶帮一把。经过一个多小时,8时35分,颜玉宏终于到了学校。
9点,第一节课正式开始,班主任喻敏老师总会例行检查前一天的家庭作业,这时颜玉宏早已把作业本工工整整放在桌子上了。当老师点到他读生字时,他总是拄着拐杖使劲站立起来,用响亮的声音回答,这是颜玉宏心里最高兴的时候。
“颜玉宏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语文和数学成绩都没有下过80分。每次上课回答问题我都允许他坐着说,但他没有一次不是站着回答问题的。”作为颜玉宏一年级到四年级的班主任,喻敏对中国青年网记者说,这个男孩儿的坚强与乐观一直让她很感动。
在学校,上厕所成了困扰颜玉宏的大问题。一到课间休息,同学赵松便会出现在颜玉宏身边,主动背他去厕所。但是,小玉宏为了不经常麻烦同学,总是坚持到几节课后才去一次厕所。
“颜玉宏行动不方便,学校、老师让我们多关心他。他对奶奶孝顺,对同学礼貌,学习又刻苦,成绩很不错。所以我就是爱经常背他!”身材瘦小的赵松背着颜玉宏,小脸涨得通红。
“他有时爬累了就得摔倒在地上,但摔倒后会立即爬起来继续‘走’。”小玉宏的邻居邓阿姨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我们都觉得他娃娃‘造孽’得很,却比大人还要坚强……”电话那端邓阿姨说着说着,声音变得哽咽了。
“这个学生学习刻苦,还是个懂事的娃娃。记得有一次下雨,他奶奶因农活多没及时去接他放学。他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身上溅满了泥浆。路过一个砖厂时,一位长宁县的农民工看他走得很吃力,就把他背回了家,还给了他2元钱。平时,屏山镇蒋坝村的父老乡亲们在路上遇到他,都会背着或用摩托车送他一段。”班主任喻敏在电话里向中国青年网记者回忆着。
感恩成为求学动力
“我很感谢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很支持我读书,我也不想放弃自己的学习。”从小就喜欢看书的颜玉宏,四五岁时就开始爬着走,并慢慢地学会了用手撑在地上倒立着行走。
十年来,家人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抛弃颜玉宏。为了医治小玉宏的病,大家都操碎了心,想方设法四处借钱、求医问药。小玉宏的父母原来外出打工挣钱,但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现在也已回到了家里,以卖鱼为生。
“我只希望孙儿能多读书,将来能自己养活自己……”想着小玉宏的未来,奶奶李国香喃喃地和中国青年网记者说着。每天,奶奶除了接送颜玉宏读书,还要在家做很多农活。如今奶奶年纪慢慢大了,也快背不动颜玉宏了。
“颜玉宏有一颗感恩的心,他特别感谢奶奶在生活中对他的关心,常提起‘长大后要好好孝敬奶奶’,”颜玉宏就读学校的孙校长对中国青年网记者说,“他常说没有学校和班主任的帮助就没有他的今天,同时也非常感谢他的同学在生活上、学习上给他的帮助,让他一直那么快乐。”
就这样,颜玉宏带着这样一颗感恩的心不断地进步着。
好少年传递时代正能量
颜玉宏的先进事迹被传开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学习。
“这孩子学习刻苦,又懂事得很,在谁家就是谁的福气。”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营业部已83岁高龄的退休职工李先华和中国青年网记者在电话里交流,她通过成都114查询到宜宾的电话,再进而问到了屏山的电话,目前已将一个电动轮椅送到了小玉宏那里。
就在不久前,宜宾市某装饰公司经理刘盛川还专门买了书包、笔记本等学习用品前来看望颜玉宏,并带来了爱心捐助款。“我了解到颜玉宏的事很感动,就想为他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这是一个人对自己坚强信念的一种极好传播。”刘盛川从电话里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
据颜玉宏班主任喻敏介绍,一位远在新疆工作、姓杨的骨科医生也打电话询问颜玉宏的病情,还表示将为颜玉宏提供免费治疗。
2012年10月12日,在四川省庆祝少先队建队63周年表彰大会上,宜宾市屏山县“倒立学子”的颜玉宏获得了“四川省优秀少先队员”称号。团四川省委第一时间发出号召,希望全省广大青少年向颜玉宏学习,学习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可贵精神;学习他勇敢勤奋、质朴醇厚的优秀品质;学习他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今年‘十一’以后,颜玉宏就到成都八一康复中心进行全面治疗去了,颜奶奶一直在他身边照顾他,最让人高兴的是他的病情也在一天天好转,最近还有一些大学生志愿者去给他补习功课呢。”说起小玉宏的治疗情况,班主任喻敏很是兴奋。据她介绍,此前还有一位在新疆工作的骨科医生也打电话询问过颜玉宏的病情,并表示将为他提供免费治疗。 (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李毅)
记者手记:
当采访结束时,记者回过头来感触这个年仅10岁的农村孩子走过那一步步艰辛的求学路,顿时心灵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震撼。幼年下肢瘫痪,选择“倒立”求学,长达四年的漫漫上学路,若颜玉宏无顽强的意志,是根本不可能想、更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相比之下,那些意志薄弱,怕苦怕累的“玻璃娃娃”们便真的应该认真反思了。
更多内容,请上中国青年网浏览:
《青春励志故事:颜玉宏》(http://qclz.youth.cn/y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