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11日电(记者 王赫)一条12345热线,搭建起百姓和政府之间的“连心桥”,2019年起,北京市持续推进引领“接诉即办”改革,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承办诉求总量十九余万件、响应率99.77%、解决率94.63%、满意率95.07%、全市排名始终居于前列……”这是2022年至今为止北京市大兴区“接诉即办”工作的“答卷”。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分析,大兴区接诉即办综合指挥调度平台,作为城市大脑中枢,具有指挥调度、数据分析和自动督办三大模块。精确分类、精准派单的同时,高效办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大兴区接诉即办综合指挥调度平台。中国青年网 王赫 摄
大兴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二级巡视员吴坤祥认为:“接诉即办既是一个民生工程,更是一个民心工程。它是我们为人民服务的一个新实践、新范式、新途径,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吴坤祥向参观记者介绍大兴区“接投即办”机制。中国青年网 王赫 摄
接诉即办既要走进接诉即办,解决好老百姓的问题诉求,也要跳出接诉即办,把接诉即办当做一项系统工程,加强主动治理、系统治理。吴坤祥介绍,依托“数字化转型”及人工智能引入等手段,大兴区“接诉即办”机制同时为基层治理带来明显成效。一是“干部稳作风”,基层干部在推动工作时更多地考虑群众的意愿和感受,工作理念明显改变,以问题为导向的思路更加清晰。此外,服务意识也由过去的“锦上添花”转为现在的“雪中送炭”。大兴区高米店街道茉莉社区曾有一位居家隔离人员,因内心恐惧焦躁情绪积压无处排解,经常拨打12345市民热线电话。街道书记了解情况后表明身份主动添加她的微信,并在之后隔离期间的每一天,准时给她推送心灵鸡汤,直至隔离期满。真实体现了“用真诚树形象,用真心换民心”。二是“群众得实惠”,涉及水电气热等问题的2个小时内上门办;不能马上办的诉求列入区政府实施计划,稳步推进运行,比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新增路灯等。
吴坤祥为记者讲述“接诉即办”典型案例 中国青年网 王赫 摄
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为民服务无止境,改革永远在路上。下一步,大兴区接诉即办工作在延续当前基层治理模式之下,仍将继续赋能科技,提高效率。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场景应用,收集苗头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