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五家渠分队成员介绍

2014-10-10 13:24 来源:中国青年网

  龚博文,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现任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团长暨五家渠分队队长,服务于新疆兵团农六师五家渠职业技术学校。

  来到边疆,来到西部,心中的期待溢于言表,这一年的体会和成长是真正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历练,是对每一名志愿者奉献情怀的真实考验。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一生难忘的事情,启程、坚持、探索、前进,西部,我们来了!

  祝英明,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服务于新疆兵团第六师五家渠职业技术学校。

  秉承“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谆谆教诲,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我愿在与实践相结合的西部生活中受锻炼、长才干、作贡献,用实际行动履行着无悔的青春誓言!

  沈岑,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现为北京交通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服务于新疆兵团农六师五家渠第一中学。

  进入西北,踏入新疆,融入兵团。一年的时光转瞬即逝,要努力为所在的地方多做服务、多输入正能量,把志愿精神付诸于实践,用实际行动感化身边的人,让志愿成为引领社会时尚的风向标。服务他人最幸福,奋斗青春最美丽!

  李晓蕊,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现为北京交通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服务于新疆兵团农六师五家渠职业技术学校。

  “活着无须如洪水一般,浩大、激荡,只愿能力所能及的发自己的光。”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让我能够用勇敢和坚定,奔赴西北,奉献青春;让我能够用知识和智慧,把文明和进步献给孩子们;让我能够用真诚和友爱,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欢笑和希望。作为跨世纪的青年文明使者,志愿用我火热的心和温暖的手,去铸就时代的丰碑!

  王琪,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

  草对春的态度是生生不息,花对夏的态度是含苞怒放,叶对秋的态度是落叶归根,木对冬的态度是休养蛰伏,而我们志愿者对服务基层的态度决定了我们怎样实现人生价值。我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可以增加生命的宽度。生命,不仅仅是为了生活的更精彩,还有在平凡的工作中对人生价值的体现。

  左杨,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现服务于新疆兵团农六师五家渠职业技术学校。

  一年的时间不长,只足以让我们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情;一年的时间很长,它足以让我们历经春的耕耘,夏的磨砺,秋的收获,冬的考验。一年的时间不短,它足以让我们为孩子们点燃爱的火种,点启梦的风帆,点亮知识的明灯。一年的时间很短,不足以让我们细细领略一遍祖国边疆的美。我承诺,我将尽已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贡献力量!

  张楚顺,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现服务于新疆兵团农六师五家渠职业技术学校。

  在西部支教的这一年注定是人生中最有意义最难忘的一次经历,愿在这里给孩子们带来知识的同时,更能和他们一起成长,一同筑梦,并肩逐梦,去认识更精彩的世界。

  梁玥,汉族,共青团员,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服务于新疆兵团农六师五家渠第一中学。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伴着这首歌曲,我们踏上了开往边疆的列车。这歌曲的旋律虽然轻快,但歌词却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涯,是我们青春的无悔选择,更是一次难得的历练,我们将牢记志愿服务的口号:团结、有爱、奉献、进步,用我们的梦想和激情,让西部的热土开满希望之花。

  杜崇,汉族,共青团员,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现作为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服务于新疆兵团农六师五家渠职业技术学校。

  支教者是教师,有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支教者是志愿者,有义务为祖国边疆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支教者是文化传播者,我们也应该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沟通架起桥梁。